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7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71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373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1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1.
市场导向和企业绩效的因果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婧 《管理评论》2005,17(1):41-46
市场导向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是营销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一般认为,市场导向是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并能明显提高组织绩效。但并无多少研究深入剖析市场导向影响绩效的动力机制。借用资源-活动-位置-绩效这一解释绩效差异的理论框架,可以推论,作为企业资源的市场导向能从行为和文化两个层面提升顾客价值创造活动的效率,增加顾客满意度和顾客忠诚,进而带来位置优势/差异化竞争优势,并最终导致满意的绩效回报。  相似文献   
12.
防御性医疗行为可分为积极防御性医疗行为和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主要是医务人员为避免卷入医疗纠纷中而采取的防御措施。为应对防御性医疗行为,必须对其运用多种手段来实现综合管理。《侵权责任法》第63条对部分防御性医疗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但是从侵权责任的责任构成角度来综合分析防御性医疗行为的法律后果发现,由于立法与司法的相对不完善,防御性医疗行为的侵权责任的认定较为困难。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有必要强化对防御性医疗行为的立法与司法,从而合理解决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12月31日,应张蕾校长邀请,经济学系、公共管理系主任,硕士生导师董建新教授为广东培正学院博士论坛作了《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的学术讲座,经管学科教师以及其他相关教师聆听了讲座。董建新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学、管理学学科的研究和教学管理工作,对科研促进教学及青年教师的自身发展非常重视。董教授从现在学术界流行的实证研究方法讲起,主要分为4个部分:一、实证研究问题的缘起;二、什么是  相似文献   
14.
在海上保险实践中,近因原则被用来分析各种致损原因,最终确定近因来解决海上保险案件的责任和赔付问题,是一种维系海上保险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的公平归责原则.从近因原则的基本概念入手,比较其与民法因果关系的联系,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提出在我国海上保险立法中确立近因原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领导论丛     
<正>辨德容易陷入的三个误区郝玉豹误区一:以才能掩盖德。现实中,很多人评价一个干部的重要标准是才能,没有致命缺点而成绩突出的干部往往被认为是"完人",但他们确实存在的小缺点、小错误由于没有被及时发现、提醒,极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才能的掩盖下发生质的变化。从落马官员被披露的信息中不难发现,很多干部其实早在从政不久就存在问题了,其之所以能屡屡被"带病提拔",与德被才能  相似文献   
16.
渎职侵权犯罪是指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九章规定的由检察机关立案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对渎职侵权职务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的正确认定是对渎职侵权行为归责的重要前提。直至目前,我国刑法学界对违法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基本上采用的是"若无A就无B"的必要条件分析框架,但它因其固有的缺陷确有予以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休谟从经验主义的怀疑立场,把因果性、一般性、必然性理论放在特殊的因果性的必然性问题中考察,认为因果关系的必然性只是心灵的习惯性联想。康德从理性的角度考察因果必然性问题,把这个问题转换为因果必然性是否可以被理性先天思维的问题。通过考察当代康德研究者对这个问题的解读,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康德虽然没有解决"休谟问题",但是他出于批判哲学的立场转换了这个问题的视角,给予了它更深入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正>人一当官就易假,就爱端个架子,自认高人一等,做派官气十足,这是官场通病。"身架"与"身价"虽一字之差,却有着因果关系。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形象,引领作风建设的导向。如果自以为是,习惯端个官架子,不惜弄些花架子,就会在群众心里很"掉价"。这显然与党的宗旨不符,与党章要求相悖。官有高低,权有大小,但都是人民的公仆,没有贵贱之分。一个人在仕途上官职越升、权力越大、威望越高,越要减官气,增大气,强底气,树正气。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提到:"要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防止人  相似文献   
19.
刘华军  雷名雨 《统计研究》2019,36(10):43-57
交通拥堵与雾霾污染是制约现代城市发展的两大顽疾,准确识别交通拥堵与雾霾污染之间的交互影响,有助于城市管理者重新审视现行治堵与治霾政策的合理性。本文借助大数据平台采集了我国99个城市的高德拥堵延迟指数(CDI)、空气质量指数(AQI)及六种分项空气污染物浓度日报数据,首次采用收敛交叉映射(CCM)方法实证考察了交通拥堵与雾霾污染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CDI与AQI以及CDI与分项污染物组成的动态系统均呈现明显的非线性与弱耦合特征。基于CCM检验结果,大多数城市的CDI与AQI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从分项空气污染物的角度,大多数城市的CDI与主要空气污染物之间不存在显著因果关系,但与次要空气污染物之间却存在显著的单向或双向因果关系。上述结果表明,尽管交通拥堵与雾霾污染之间有一定关联,但在因果关系上现有的经验证据并不支持两者相互影响,治堵和治霾不能“一箭双雕”而必须“双管齐下”。本文的研究在经验上丰富了关于交通拥堵与雾霾污染交互影响的讨论,对城市管理者更加谨慎与合理地制定治堵政策与治霾政策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