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5 毫秒
21.
湘军源流记     
本文所说的湘军,是指上湘(湘乡)三里士绅,从各办"团练自保"开始,继而至"湘乡团丁"、"湘勇"左、中、右三营及"湘军"左、中、右三营正式建立之过程,这支"湘军"是咸丰初元湘乡一县之"湘军"。一、清康熙三十五年湘乡县的行政区划及变迁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湘乡知县李玠重新编查都坊,将全县分成12个乡,乡以下划分都  相似文献   
22.
王懿荣不仅是我国首先认定甲骨刻辞是最早的文字的学者,而且也是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志士。本文从《黄县团练杂记》的分析入手,详细地论述了王懿荣在甲午战争期间如何积极建议清政府派兵解威海之围,同时主动请缨,要求回山东登州“会同抚臣,办理团练”。他的请求获准后,即赴登州举办团练,准备迎击日军的入侵。王懿荣在甲午战争中所表现出的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23.
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出于抑制地方绅权膨胀之需要,地方团练一度受到清王朝统治者压制.在清末广东,由于社会动乱加剧,团练得以复兴,但其过程则充满着国家与地方社会的冲突与调适.一方面地方政府不得不采取"以保甲之名行团练之实"的策略,以应对王朝体制的羁绊;另一方面官绅之间围绕团练的控制权问题而矛盾重重.伴随着地方军事化而出现的权势转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末国家威权衰微的不可逆转性.  相似文献   
24.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军阀制度的鼻祖。他所组建的湘军“赤地立新,特开生面”,走出了传统团练的窠臼;“别树一帜,改弦更张”,大胆改革传统兵制;“以礼治军”“勤恕廉明”,加强对军队的思想教化和控制,这些措施开了中国军队走向近代化的先河。  相似文献   
25.
清代律例规定的民间组织治安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律例中规定许多民间组织肩负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并且试图通过责任的明确,使之与官方的维护社会治安组织结合在一起,构成官民共同参与、全民有责的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在律例中除规定一般人民的维护治安责任之外,对民间的宗族、邻佑、保甲、里甲、团练、民团等由王朝推行的准基层组织,以及街坊、城乡等民间自然形成的团体,都有相关的规定,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收到过比较好的社会效果,但还是出现了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6.
甲午战争时期,延边地方军政当局为了边疆安全,组建“越垦韩民”的团练,展开了反对日本奸细的斗争。这不仅是中国朝鲜族历史上与兄弟民族协同守边、一致对外的先例,而且是中国朝鲜族爱国主义运动的开端。这为日后各民族共同团结抗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7.
王妍 《天府新论》2012,(1):140-144
清代巴县团练是伴随着白莲教起义,由官方督导在城乡社会兴起的以军事防御目的为主的基层组织。它并没有随着白莲教起义的平定而停办,而是从战时防范自卫的"异态"组织,转变为平时基层管理的"常态"组织,活跃于乡村生活的各个领域。清中期巴县团练的角色转变,正源于乡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即当地实际生活的需要、乡里关系的特点和乡民的主观意愿,展现了我国自古有之的"相保相受"、"相及相共"的乡里风貌。  相似文献   
28.
广揽人才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综观古今历史,概莫能外.曾国藩深谋远虑,十分注重广揽人才.他于咸丰二年(1852年)初出办团练后,即开始物色各类人才,罗致幕府和提拔重用.之后,随着战事的发展,湘军日益扩大,以致他身边人才云集,"几于举全国人才之精华,汇集于此".  相似文献   
29.
在太平天国运动的鼓舞下,无锡地区农民以抗租、抢大户、密谋起义等形式纷纷起来斗争,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统治。1860年,太平天国东征,很快占领无锡地区,地主官僚退居乡村,组织团练反抗,太平军遗师镇压,扫除了一股股反动武装。太平军在无锡地区与团练的斗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
清朝咸同之际,朝野内外举办团练的呼声高涨。检视时人言论,以办团练为途径,赋予地方适度的军事权力,只要选人得力,严密章法,或可实现"奠安黎庶"之愿望。但他们很快发现,办团练使乡村进入了军事化时代,随之而来的是"绅权扩张",因此不得不反思质疑。各种团练之说及由此形成的地方军事化设想及其困局,呈现了近代中国地方与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