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06篇
劳动科学   14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140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203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国有企业 (上市公司 )存在的问题如上市公司不规范、法人财产权难以落实、资本功能残缺、内部人控制等是由各种原因促成的。作者认为政府的不适当干预是其症结所在 ,进而提出建立健全证券法规体系 ,推进国家股和法人股的流通 ,规范政府在经济中的行为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3.
财产是促进宪法思想产生以及宪法演进的主要动力。国有财产是财产的重要类型,它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国有财产是中国立宪的重要制度基础。宪法文本形成的国有财产结构构成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福利国家与国有财产的联结是未来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在过去的20年里,国有企业改革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不仅从法律和制度层面推动了宪政发展,也促进了国家观念、社会结构和人民观念的转型。国有财产能够被视为中国宪政发展的动力,这是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观察中国政治和经济发展得出的结论。未来中国的宪政建设还需要重视国有资产的运营和监管。  相似文献   
44.
我省经济产生周期性问题的原因,是需求不能支撑经济的增长,但造成需求不足的重要因素又是满足需求的有效供给不足,有效供给不足当然有结构性和技术性矛盾等原因,但最重要的还是体制性和机制性矛盾,造成企业缺乏活力。因此,我省的反经济周期政策和宏观调控的举措应该遵循这样一种思路:整个经济的发展要以扩大内需为基本立足点,扩大内需又必须注重调整结构,增加有效供给,而扩大内需和增加供给又有赖于体制改革尤其是企业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45.
46.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中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本文论述和分析了要以健全的资本市场为依托,充分发挥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企业与资本市场中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这些作用对于解决国企改革的难点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7.
国有企业改革 ,需要资本市场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与有效的金融服务。我国资本市场应在股份制改造、多种形式的融资、公有股的流通、投资银行体制、产权交易市场诸多方面不断完善与健全  相似文献   
48.
49.
以电信行业为例企业转型与心理契约重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罡 《中国劳动》2008,(3):47-49
以往学术界研究国有企业改革更多关注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有片面强调产权变革的倾向,而笔者认为,国企改革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改善内部管理,其中关键是构建和发展一种和谐的员工关系.  相似文献   
50.
我国传统的国有企业,特别是现代大型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呢?一般的说法是民营化.但是根据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关系来看,民营化最终还是解决不好传统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据资料显示,现在世界上主流的大企业几乎没有民营化的企业,除非这个企业的老板在有生之年创造的企业.只要隔代以后,留给下一代时,大部分企业都会变成非私人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