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26篇
社会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云阳换装     
正在中国抗战史上,陕西云阳是八路军的诞生地和出发地。在云阳改编八路军的过程中,许多陕甘宁驻扎的红军基层官兵,并不接受这个名称甚至闹出过一场不大不小的思想风波。一九三七年八月中旬,红一方面军在陕西三原、泾阳一带要率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五师。尽管改编的命令层层下达,"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道理也讲了许多,但红军基层官兵就是想不通。有一天,连长王茂全在执行上级佩戴国民党帽徽的命令时,找到二排长沙玉祥,要求二排赶快换装。他用江西话别有韵味的讲道:杨成武团长说是来看望大家,其实是检查咱们究竟换装了没有,我求告大家抓紧时间,你们不换装,挨训的是我。"许多战士左右为难,让他们脱下红军服,摘掉八角帽,取下红五星,他们心里真的不愿意,可是老连长上门求告,既不发脾气,又不训斥人,总得给这位可亲可敬的老连长一点颜面吧!二排的战士既有怨恨,又有委屈,许多同志竟流出眼泪,哭出声来,他们作战负伤,战友牺牲也没有这种情形!正值此时,杨成武团长穿着八路军的新服装,戴着国民党军的帽徽来到二排。见此情景,一脸笑容:"哟!男子汉还哭鼻子哩。"他一口浓重的福建口音,"同志们莫要难过,国民党的军装是灰的,我们的心是红的。"杨团长说话很幽默,战士们一听就懂。他接着说:"我们不换装,国民党  相似文献   
92.
广州和武昌农讲所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的辉煌成就之一,也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亲密合作的结果。农讲所的成功创办,导源于共产国际的东方革命策略,有赖于孙中山“扶助农工”的政策,得益于两党领袖人物的实地支持。其教育教学由两党干部共同参与,学员的选送和安排由两党合作承担。农讲所成于国共两党亲密合作,终于两党分道扬镳,反映了两者的阶级关系和不同政纲。  相似文献   
93.
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推动了大革命的迅猛发展。而国共统一战线是由共产国际策划的,并在共产国际代表与陈独秀的共同努力下促成的。在国共合作的整个过程中,受共产国际的影响,陈独秀首先从思想上统一全党认识,继而努力促成国共合作,并在共产国际的监督下艰难地维护着国共合作。陈独秀为国共两党合作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4.
赵小军 《老年世界》2014,(20):12-13
众所周知,国共历史上有过两次合作。1949年国民党政权从大陆败退后,以“中华民国”名义继续统治台湾,两岸进入政治军事的长期对峙状态。尽管海峡两岸在祖国统一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分歧,但双方在反对外国的侵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等方面,却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共识,进而演绎了特殊条件下一段鲜为人知的“国共合作”。  相似文献   
95.
试论黄埔军校时期的周恩来与蒋介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他们 在平定商团,消灭杨、刘滇桂军,两次东征的战斗中,曾密切合作使黄埔军校从五百人发 展到威震广东的第一军,成为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中坚力量。但他们始终有着矛盾和斗 争,这种矛盾和斗争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加剧,最后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96.
贺伟 《当代老年》2009,(6):18-18
1937年7月中旬,蒋介石在庐山举行各界人士参加的“庐山谈话会”,在“谈话会”上发表了《抗战宣言》,正式宣布对日抗战。当时,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正在庐山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但并未接到出席“谈话会”的邀请。第二年5月,宋美龄也在庐山举办“战时妇女工作谈话会”,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不但是与会的正式代表,而且是会议的核心人物之一,为会议的圆满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7.
中共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访晤了孙中山,得出了应该实行国共合作的结论。他去北京向苏俄第一个驻中国使团团长巴意凯斯汇报工作后,便征求李大钊的意见。李大钊对此完全赞成。  相似文献   
98.
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关系破裂的重要原因是国共两党经济问题上的分歧,特别是土地问题上分歧。国、共两党在实现第一次合作之前,他们对于土地问题在思想上已经存在分歧,这种分歧甚至一直延续到国共合作失败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思想上的不同必然导致两党在制定自己的土地政策上的不同。政策的具体实施中的分歧也就在所难免。随着两党之间关于土地问题的分歧不断扩大,国共两党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就离破裂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99.
第二次国共合作之前,国共两党曾进行多次的秘密接触,商谈合作事宜。其中蒋介石将与中共接触的任务交给了陈立夫,陈立夫积极主张联苏抗日,通过联合苏联以达到联共压共的目的。同时他还积极地从国内、国外两条途径寻求与中共的联系。当与中共的联系打通后,陈立夫作为国民党的代表与中共代表潘汉年直接会谈,虽因双方的分歧较大,谈判最后未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果,但却使双方增进了了解,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对国民革命的失败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