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5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18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308篇
社会学   39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21.
122.
作为美国直接援蒋内战的重要步骤,《1948年援华法》于是年4月2日在美国国会内通过。对于法案的通过,广大中国民众在就美援的深刻影响表示忧虑的同时也就美援资金的用途及其条件与南京国民政府间产生分歧,并最终形成一场激烈的民众抗议风潮。南京方面在美援问题上的错误态度不仅使其人心丧失而陷入空前的孤立,同时也成为美国开始重新考虑对华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3.
1938年10月24日,蒋介石正式下达放弃武汉的命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武汉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郑重宣布“我军自动退出武汉”。汉口市长吴国桢宣称:“保卫大武汉之战,我们尽了消耗战与持久战之能事,我们的最高战略是以空间换取时间。……我们的人口疏散,产业的转移,已经走得相当彻底,而且我们还掩护了后方建设……”  相似文献   
124.
仁山 《老年世界》2014,(3):42-42
1月1日绥远省政府正式成立。国民政府对其所辖区域进行了调整,将原兴和道的丰镇、凉城、兴和、陶林、集宁五县划归绥远省,撤销绥远道建置,置省主席为最高军政长官;省会设在归绥,绥远省共辖有十五县、二设治局、乌兰察布和伊克昭两盟及土默特旗。  相似文献   
125.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着日军大举进攻东南亚地区和中国军队缅北作战的失利,途经云南通往缅甸的国际援华运输线滇缅公路完全被阻断,滇西边防告急,于是位于中国西部边陲的康青藏地区的战略地位迅速突显。国民政府为了开辟新的备用国际交通线、加强国防建设和推动藏区社会经济发展,遂饬令交通部相继赶筑了川康、康青、青藏、青新等公路的部分路段,并提出了养护公路的方案。因诸多原因,这些公路粗通试车后旋即废弃,在民国后期再未有机动车辆通行其上。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青康藏边筑路活动开启了藏区现代化交通建设的先河,这对加强康青藏边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和区域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不无裨益,亦为新中国成立后藏区交通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6.
30年代初 ,日本侵略者相继发动“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 ,直接威胁华北及东南沿海一带。国民政府逐渐意识到西北内陆地区对于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开始拟订各种西北开发计划 ,并着手付诸实施。但不久 ,蒋介石的中央势力以“追剿”红军的名义伸入到西南地区 ,西南大多省份随即受到中央直接控制。由于西南的局势较西北更易掌握 ,且建设的基础、条件也远非西北所能及 ,因此西南的建设逐渐取代了西北开发的呼声。“七·七”事变后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 ,由于重庆为陪都 ,并且西南地区有滇缅公路等国际交通要道 ,“国人始终把西南后…  相似文献   
127.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外债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界关于国民政府时期的外债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和薄弱之处,如关于研究时段的不平衡问题,关于拓宽研究领域、深化研究层面的问题,关于运用现代财政理论和公债理论来分析、研究的问题等等,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国民政府外债史的研究才能更上一个层次.  相似文献   
128.
95岁去世的著名文物专家王世襄老人的一生被称传奇,就是因为他把玩世人生玩出了大名堂。按说人各有志,志不分高低短长,有志者事竟成。今人的共识是,最幸运的职业人生是个人兴趣与职业的高度一致,恰恰又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世襄老即典范。  相似文献   
129.
汪效驷 《天府新论》2010,(2):133-137
南京国民政府进行的改订新约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废除不平等条约斗争发展的自然结果,也是废约斗争的关键阶段。面对关税权和领事裁判权交涉的不同进展和难易程度,国民政府采取了相应的策略和措施,终于在抗战前夕收回了关税权,也为领事裁判权的最终撤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当局对废约运动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外交策略的运用是灵活得当的,取得的成效应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30.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针对当时落后的卫生事业现状,国民政府在医疗机构的设置、医事制度的建立和卫生意识的提升方面做出了努力,为推进中国卫生保障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