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00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274篇
理论方法论   99篇
综合类   407篇
社会学   1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2005年1月4日,由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江苏亚欧区域研究所、江苏省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江苏省委党校、南京政治学院等单位发起,南京地区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召开了“东亚安全和台海形势”学术研讨会。美国蒙特雷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反扩散研究中心东亚研究部主任、  相似文献   
92.
胡锦涛主席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领导人一直延续着和谐世界的战略思维.毛泽东构建和谐世界的思路主要是建立国际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平等友好关系.邓小平主要思考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新秩序,构建和谐世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主张要树立新安全观,建立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承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努力构建各种制度和文明兼容并蓄、各国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93.
欧洲难民问题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欧洲难民的主体是来自东欧国家、非洲、中亚等地区的难民。欧洲难民问题对欧洲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的政治、经济、非传统安全、社会文化和国际关系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再论国际关系民主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关系民主化是我们所处时代的本质要求之一 ,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一道 ,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代发展和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意志 ,特别着眼于和平的保障、平等的基础、多样化的事实、反霸的需要等国际社会的普遍诉求。本文分析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实现途径与发展前景 ,指出 ,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对单极世界的历史性、法理性否定 ,也是对霸权民主观、均势民主观、集体安全民主观的时代超越。  相似文献   
95.
作为在中国知识界和思想界颇有影响的《读书》杂志,自创刊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虽然在《读书》中的文章多偏重于文史哲领域,但其中关于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等的文章仍包涵了20多年来知识分子对于政治问题的富于启发性的思考,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读书》所发文章主要包括政治哲学、比较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6.
自由国际主义是对后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有着巨大影响的一种意识形态、国际秩序主张和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在不同时期,自由国际主义及其各项分支流派和理论,例如温和派和激进派,通过"旋转门"机制对冷战结束以来的美国历届政府的对外政策纲领和议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上,自由国际主义始终有着两面性,包括温和派和激进派的共识与分歧,以及扩张和参与两种政策孰重孰轻.  相似文献   
97.
“脱亚入欧”思想产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日本,福泽谕吉是其主要代表人物。他全盘接受了近代西方的“文明史观”及“欧洲中心论”,形成了“文明=欧美”、“野蛮=亚洲”以及“脱儒=脱亚”的思维模式,为“脱亚入欧”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福泽谕吉于1885年发表的《脱亚论》不仅标志着“脱亚入欧”思想的正式出台,而且把这种思想推向了对外侵略的方向,在客观上对甲午战争的爆发发挥了舆论先导的作用。探讨和分析福泽谕吉形成“脱亚入欧”思想的认识根源、逻辑前提以及《脱亚论》发表的影响等问题,将有助于认识近代日本多次对亚洲国家发动侵略战争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98.
世界秩序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不同的国际关系理论学派,从未间断过对它的探索,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提出了各自对世界秩序范式的设想。理想主义把集体安全原则作为全部秩序设想的核心;现实主义崇尚以均势秩序维护世界和平;新自由主义则认为制度创造秩序,国际合作与国际制度是世界秩序的核心,需要发展促进合作和有助于解决冲突的国际机制安排,建立以多元行为体相互依赖与合作为基础的世界新秩序。在世界秩序重构的变革时代,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学派的世界秩序范式进行梳理和研究,是建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参考内容。  相似文献   
99.
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途径——构建和谐世界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志俊 《兰州学刊》2006,(5):112-114
国际关系民主化与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具有内在统一性,两者都体现了民主、平等、正义的价值标准,体现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和合作的外交旗帜。本文分析了国际社会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途径:即要加强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坚决抵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探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实现途径可以为和谐世界的构建提供程序与机制前提。  相似文献   
100.
冷战以后,国际关系日趋多元化、制度化。1998年6月,国际社会通过《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这一国际法新条例。它是第一个针对个人实施最严重犯罪的国际条法。它的设立是国际关系复合相互依赖加深的结果,意味着当今国际关系正发生着深刻的嬗变,即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体系正逐渐趋于多元化,个人逐渐成为国际关系的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