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00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274篇
理论方法论   99篇
综合类   407篇
社会学   1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利益分析方法运用到国际关系领域 ,体现在以国家利益作为考察、分析和评断各国一切国际行为活动的依据。国家利益涵盖了诸多方面的内容 ,既有物质性的 ,也有精神性的 ;在同一时空条件下不同的国家利益内容有轻重缓急和层次性之分 ,这就构成了国家利益的对立性 ;在不同时空条件下 ,国家利益的内容会发生增减 ,其内容的层次结构也会发生调整 ,具有变动性的特征 ;国家利益在一国内部 ,既有阶级性又有全民性 ,而在国家之间 ,虽然存在竞争对立的一面 ,但在全球化时代以合作求利益更成为主旋律  相似文献   
992.
李朋 《学习与探索》2006,1(2):195-201
1895—1903年,美国在处理东北亚国际事务的时候,所遵循的原则是“机会主义”的,其政策被后人概括成“门户开放”主义。此政策是美国的政策决策者为了实现其所理解的“国家利益”在实践中根据条件进行政策选择的结果,是机会主义的产物。严格地说,它是实现国家利益这个“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因而是随机的、变化的,当条件适宜时,美国的东北亚政策也会转变为向竞争对手“门户关闭”。  相似文献   
993.
西方自由主义国际安全理论及其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自由主义国际安全研究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30年代始, 西方自由主义国际安全研究陷入低潮。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国际相互依存程度的增加,自由主义国际安全研究再次兴起。经济自由主义、制度自由主义及民主自由主义对国际安全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大,并构成了当代自由主义国际安全思想的三大学派:经济依存安全论、国际制度安全论与民主安全论。经济依存安全论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国际安全形势的新变化, 实际上,国际相互依赖也可能招致冲突与战争。国际制度安全论是在相互依存安全论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国际制度有时也成为为少数大国谋利的工具。民主安全论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逻辑上都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99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政治多元化在俄罗斯的推行和西方各种自由化思潮的进入,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在俄罗斯也经历了痛苦而深刻的转型.在新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条件下,俄罗斯国际关系学研究的基础结构和理论方法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探讨俄罗斯国际关系学研究的现状和动态,对于我们了解俄罗斯的对外政策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肯尼思·华尔兹所创立的结构现实主义俨然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的"经典",也激起了学界的热烈探讨.来自现实主义内部的新古典现实主义的质疑,在让人们看到了未来国际关系理论多样化发展的一线希望的同时,也激发人们对结构现实主义的局限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996.
以追求权力为核心,以武力为手段,以实现军事安全为国家利益的现实主义分析理论框架在很大程度上已无法解释当今以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国际政治现实。从“复合相互依赖”到“网络极简主义”,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探讨,为国际政治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理论和视角。然而,现实主义理论仍然是我国学者分析问题的基本视角和工具,因而对中国学者来说,理论创新已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97.
回顾邓小平国际关系价值取向的内涵,核心就是坚持国家利益的至上性.这是对毛泽东国际关系价值取向的深化和发展.这种转型,从另一个角度折射了中国国际战略的演变.正是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国际关系价值取向的正确树立,给中国的国际战略带来了强大的动力,中国外交也因此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998.
国际社会学是一个以国际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分支,在20世纪80~90年代形成于日本.它关注国际社会的多样性、差异性及不平衡发展,认为一个统一的"全球社会"或"地球社会"尚未形成,并自觉地与"全球社会学"相区别.它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相互交叉的方面:国际关系社会学研究、国际社会研究和地域研究.关于民族性、民族主义和移民社会的理论构成了该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9.
杨雪冬 《决策》2015,(Z1):14
依法治国与改革开放是同步展开的,既是后者的重要内容和成就,也不断从改革开放中获得动力和支持。推动依法治国,既是对开放成果的法制化、制度化,也为进一步深化开放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和环境。依法治国是与改革开放伟大历程同步展开的,既是后者的重要内容和成就,也不断从改革开放中获得动力和支持。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都不能在封闭条件下谋发展,也不能关起门来兴法治"。推动依法治国,既是对开放成果的法制化、制度化,也为进一步深化开放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在过去30多年的法治建设中,法治建设与对外开放的良性互动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越是开放的领域,法治建设的推进  相似文献   
1000.
美国美利坚大学赵全胜教授是海外知名学者,主要研究比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赵全胜教授认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成为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在新时代如何治国理政方面的新纲领,带有指标上的意义,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主攻方向和奋斗目标更加清晰。他还认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两国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战争没有赢家,维持稳定与和平需要拥有智慧与妥协兼备的外交策略。只要中美两个成熟大国拿出诚意、理性、智慧和决心,就一定能构建起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