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8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2篇
人才学   19篇
丛书文集   528篇
理论方法论   75篇
综合类   1096篇
社会学   105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明清时期的西方出版物中关于“中国景观”的插图,实质上就是透过“西洋镜”发现中国的自然史图像记录,其借用“他者”的眼光来反观中国景观的自然形态与社会文化变迁,由此“图像史·景观史·艺术史”藉由“绘画/制图术”这类视觉工具而得以联结。可以说,彼时的欧洲人应都相信这些图像所承载的神秘异域的镜像与想像就是“真的”。这些插图极大地唤起了西方对中国、对东方文化的本能好奇心和浓厚兴趣,亦具有萨义德意义上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对中国“描绘与想象”的文化表征。而且,这些插图以“另一种目光”为已流逝的中国景观保留了珍贵的记忆痕迹,亦可为当下批判性景观设计传承提供文本依据。  相似文献   
22.
将儒家伦理化约为差序格局,认为儒家伦理不能适应陌生人社会,这种判断只是关注了儒家的血缘亲情伦理和礼的差别性待遇,而没有认识到儒家伦理的多重维度。事实上,儒家在人与人之间、在自我与他者之间还建立了普遍性的关系伦理、交往价值理性和相与之道,这种伦理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效,而且对中国现代陌生社会和陌生人处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也是有效的。通过儒家关系伦理和相与之道的多重图像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23.
24.
欧亚草原天鹅岩画图像语言内部存在的四种基本语法规则决定了它的三个特征, 即具有两种基本类型的天鹅形象、数字“7”形原始物像和自由形式。欧亚草原天鹅岩画的主体是合体岩画。其意义是在与其他图形的关系中产生的。而在与其他图形的搭配组合中, 天鹅图像一方面展示了天鹅形象所具有的一些显著特征, 如“7”形、呈组合排列、搭配的多样化等前景化效果; 另一方面显现了它所蕴含的意义—与天鹅座、北斗星相联系的渡亡灵升天的神鸟。蕴涵此意义的天鹅图像又是符号“十”“卐”的原始物像。大量神话传说、天文考古、宗教、民族和民俗文献资料以及以岩画为核心的考古发现都证明天鹅崇拜是欧亚草原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历史悠久的信仰, 承载它的活化石就是天鹅岩画。  相似文献   
25.
凝视本是出境旅游者的基本欲望,但基于资本、权力而来的霸权凝视容易导致主客双方的文化阻隔和疏离。对话是处于同一理解平面和交流规则的沟通方式,具有相互理解和尊重的主客对话能在出境旅游主客两端形成"我—你"或"你—我"的和谐关系框架。凝视转向对话,更有利于主客双方正视差异、培育共识,实现双方在旅游发展中的共生与共进。  相似文献   
26.
《九歌》文本语象丰富的视、听、味、嗅觉元素,触发了读者的感官联想,使诗歌呈现出极强的画面感,激发了历代画家的创作热情。《九歌》图像按其所绘内容可分为有景界、无景界、摘取情节和"二湘"图像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图像与文本的契合度各不相同,但都忠实地反映了画家对《九歌》的接受与感悟,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形式。画家在创作《九歌》图像时,既参照了历代楚辞评注,也于图像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评注与图像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九歌》的传播与研究。  相似文献   
27.
《阅读与作文》2014,(2):F0002-F0002,1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达人们做不到的。  相似文献   
28.
历史文化传统把一个国家、民族与其他国家和民族区分开来,让一个国家、民族在世界上具有了自己的身份识别特征。历史文化传统是解开一个国家、民族特殊发展道路之谜的钥匙。俄国外交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俄国领土扩张史,也是俄国逐渐成为一个欧洲大国并开始主宰世界命运的历史。伊凡四世、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一世、亚历山大二世、斯大林等都因其突出的外交成就而受到俄国人民世世代代的尊敬和爱戴。实用主义、大国外交和霸权主义曾经是俄国外交最突出的特征,俄罗斯在不同历史时期依据国家实力的强弱选择不同的外交策略,国家利益是它永恒不变的追求。  相似文献   
29.
图腾崇拜的存在表明人类从远古时期就对视觉有着依赖和崇拜。进入后现代社会以来,随着商业化大潮的涌现和现代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一个视觉图像时代,文学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平衡局面被打破。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态度:正视挑战,把握机遇。  相似文献   
30.
从语言学或符号学的角度来考量,文学不仅是形象的艺术,也是声音的艺术,形象与声音共同构筑了文学的两极。甚至可以说,声音是文学的第一能指,而形象只是声音(意义)的显现。如果循着历史的踪迹进行追寻,各种文学样式都具有声音修辞的属性。当前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则是视觉依然占统治地位,听觉被视觉所放逐,无论在文学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是如此。为了文学的良性发展,在当前的语境之下,重新唤起人们对文学中声音修辞的关注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