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9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1822篇
劳动科学   64篇
民族学   135篇
人才学   119篇
人口学   44篇
丛书文集   1723篇
理论方法论   291篇
综合类   3706篇
社会学   1244篇
统计学   33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855篇
  2013年   632篇
  2012年   764篇
  2011年   769篇
  2010年   723篇
  2009年   847篇
  2008年   828篇
  2007年   503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419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制度创新绩效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创新主体的设计及其创新动力的强弱。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主体结构的理想格局应该是:政府宏观创新主体、中观创新主体与农户微观创新主体的有机耦合;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动力也应体现为宏观动力、中观动力与微观动力的协调运行。  相似文献   
992.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及其在广西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土地整理有利于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 ,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浪费严重 ,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土地整理十分必要且效益明显。我国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已经形成几种较成熟的基本模式。针对广西的地理环境特点 ,可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模式推行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工作 ,进而促进广西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93.
文章肯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的巨大成绩,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面临新的矛盾进行分析,提出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对农业用地实行商品化经营,按宪法规定依法转让;并论述农村土地依法转让的两种基本形式及其实现条件;根据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探讨农业用地价格的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994.
农村移民就地后靠安置是三峡库区农村移民搬迁安置的主要渠道,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后,就地后靠移民安稳致富难的问题日益显现,已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能否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关系到三峡工程的成败,关系到三峡库区的长治久安。本文拟根据奉节县就地后靠移民当前的生产生活情况,浅析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95.
战后我国台湾地区经历了两次性质相同、目标各异的土地改革,迅速改变了传统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了台湾政治的稳定和现代经济的起飞。但由于时代条件对土地政策的要求不同,台湾的两次土改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也各不相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6.
马克思地租理论是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和本质的一般规律的揭示,揭示的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对于完善我国民族地区土地经营制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民族地区要不断稳定家庭承包制经营制度,逐步推行规模经营、永包制,使民族地区的土地得到充分的利用,农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在广泛调查和数据处理的基础上,总结了浙江省农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的特点,分析了改革的主要形式和适用范围,探讨了改革总体发展态势,认为社区(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在发达地区快速推进、欠发达地区也会逐步展开;土地股份合作将促进高新技术农业及生态农业园区快速发展;经营性资产与资源性资产将一起量化;实施分区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股份合作社将逐步向股份公司形式转变。  相似文献   
998.
999.
城市房屋拆迁中土地使用权的补偿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律中没有明文规定对于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土地使用权进行补偿.实践中由此引发了诸多矛盾冲突,各地司法机关对此也认识不一.为了避免矛盾冲突,保护私权主体的利益,应当在物权法中将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征收作为物权变动的一种类型.让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对于土地使用权进行评估和补偿实至名归,并将其作为约束公权滥用的强制性规定.  相似文献   
1000.
卢毅 《东方论坛》2005,(3):52-57
曾在民国学界风行一时的"整理国故运动"确立了中国现代学术研究的新范式,但追根溯源,它在许多方面也仍然继承了中国传统学术.一方面,历代学者尤其是清代"朴学"注重考据的精神与方法,直接构成了"整理国故运动"的学术渊源;另一方面,作为"整理国故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史辨运动"的崛起,也正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学术史上不绝如缕的疑辨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