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8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290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150篇
人才学   57篇
人口学   30篇
丛书文集   1153篇
理论方法论   220篇
综合类   1895篇
社会学   201篇
统计学   10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地域因素对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2001年河南省和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资料,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域因素显著地影响着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同时也证明,农村非农劳动力数量与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业劳动力数量与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越高,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32.
打造和平女神文化品牌让昭君文化走向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昭君文化是三峡地区品位很高的文化资源,其文化内涵丰富,精神影响广泛而深远,值得大力弘扬和进行开发.文章诠释了昭君文化生成的原因,分析了当前深入研究昭君文化的时代背景,指出了昭君文化开发重大的现实意义,认为,开发利用昭君文化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促进民族团结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开发利用昭君文化,应在境界上予以提升,将昭君作为东方人类的和平女神与西方世界的自由女神呼应和对话,把昭君和平文化品牌推向世界;在开发上应有大手笔的规划,并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33.
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理论坚实并具有现代植物生产技能,能够献身生态重建和区域农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以此作为专业教学改革的基础目标,通过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培养提高,着力相关课程改革,坚持理论教学面对区域农业发展实际,跟踪农业技术发展前沿,强化具有就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专业技能培养,通过办学条件的改善,使富有地域特色的专业教学改革取得初步而又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34.
在世界产业资本和项目向我国大幅转移和集中的新形势下 ,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 ,引起世人的关注 ,也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研究表明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世界经济的分工方式已发生根本的变化 ,“世界制造中心”的内涵也发生了改变 ,在以生产要素分工为主的经济分工条件下 ,中国已具备了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条件。文章还认为将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建成世界产品生产重要基地 ,是中国建成“世界制造中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5.
琅琊自秦汉以来便以其特有的地缘政治之优势受到历代朝廷之重视,由于史料记载匮乏,作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所设三十六个郡之一的琅琊郡的户籍与人口的数量我们不得而知,但刘邦建汉后琅琊作为齐国之东部屏障,加之其丰饶的物产、庞大的户籍人口数量以及特有的地缘政治特点,却越来越受到朝廷政治之重视.魏晋以来随着门阀士族政治的崛起,琅琊地缘政治之色彩亦更加浓厚,虽然因战争等原因琅琊之地域以及郡制不断迁变,但琅琊却因其地缘政治之优势一直受到朝廷以及世人之关注.  相似文献   
36.
唐永进 《天府新论》2004,(5):143-144,F003
20 0 4年 5月 9~ 14日 ,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山东、河北、河南、湖南、四川、山西、陕西、内蒙古等 14个省、市、自治区 6 0余名社科联、社科院和有关高等院校、党校的专家学者欢聚山东 ,参加由山东省社科联主办的“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近 4 0篇。与会者围绕“繁荣发展地域文化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 ,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取得了积极成果。现将会议交流、研讨的有关问题 ,择其要者 ,综述如下 :  一、关于地域文化的涵义及研究地域文化的意义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 ,一方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37.
地域文化与文学小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何一个民族的早期文化,都受区域环境所制约,而表现出区域性特点。一个民族的文学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区域性必然影响到文学。这种影响涉及到某地域的自然环境、传统风习和社会历史诸方面。中国早期文学,如《诗经》、《楚辞》具有浓郁地地域文化色彩。在秦汉统一、地域文化融合之后,地域文化与文学仍然有着某种联系,只是其存在形式及其表现产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8.
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步伐较快,成就突出,然而,又存在着苏南、苏中与苏北间明显的地域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已经成为制约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对此,详尽分析了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差异的现状,同时对造成三大地区差距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着重运用灰色关联法剖解了苏北经济落后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加快苏北地区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9.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目前对于中国制造业在产业全球化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成为理论界内外争论的焦点。本文拟从实证分析入手,在分析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理论剖析在产业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制造业在产业全球化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以及发展趋势,并指出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所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0.
文化生产力的提升,离不开文化资源的挖掘.黑龙江地域由于其独特的地域、独特的人口构成、独特的历史,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多彩的文化资源.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有助于增强黑龙江人的认同力、凝聚力,提高黑龙江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升黑龙江人的健康素质,把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