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243篇
劳动科学   82篇
民族学   51篇
人才学   31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426篇
理论方法论   108篇
综合类   1061篇
社会学   172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作为地权制度核心的土地所有权制度,香港既没有承袭中国封建地主私有制,也没有效仿英国,而是根据自身的特殊性,建立了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相分离、土地只租不卖的基本制度。这个制度决定了港府在土地处置中拥有双重身份和权力,从而使土地发展利用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得以比较完善的结合,为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全面实现提供了法律保障。香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受惠于香港的地权法律制度。因此,分析研究香港地权法律制度,认识其基本特点,对“一国两制”的实现和借鉴香港经验,改革与完善我国地权法制都有相当价值。  相似文献   
12.
浅谈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5年湖北省直机关医院医患纠纷办公室统计共授理涉及护理方面的患者投诉25例,通过对护患双方提供的陈述材料及病案等原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服务态度7例,占28%;法律意识2例,占8%;业务素质8例,占32%;沟通障碍5例,占2%;管理缺陷3例,占12%;对25起护患纠纷进行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房屋拆迁纠纷问题也日显突出.这里紧紧围绕城市房屋拆迁的现状分析,对纠纷的成因进行了深层次挖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采取拆迁前进行听证、适当减少政府干预、取消行政裁决制度、加大打击违法拆迁、政府支付评估费用、扩大拆迁补偿范围等一系列预防或减少纠纷冲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三峡移民社区的整合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个案访谈,以移民纠纷作为切入点。主要分析了移民社区中社会资本的缺失与重构。认为移民社区的整合和合法性的获得来源于国家力量和移民、移民和移民之间关系网络的生成和维系。而移民纠纷深深的“嵌入”这些关系网络所构成的社区基础秩序之中。同时深刘的体现了社区合法性的维系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苗族家族场域中的一件离婚纠纷,分析了农村家族在解决纠纷方面的作用及弊端,认为在没有法律传统的乡土社会,可以允许宗族组织的力量来解决纠纷,让家族继续在农村纠纷的解决中发挥作用,但同时也认识到由于国家法律资源的不足与农村人们法律意识的落后,也使家族成了人们规避法律的场所。因此,目前,引导好家族在解决纠纷方面发挥作用并避免它成为人们规避法律的场所,就变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环境纠纷行政仲裁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勇 《兰州学刊》2005,(4):160-162
本文在对我国的环境纠纷行政仲裁制度进行了反思和对环境纠纷行政仲裁的正当性进行了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重构我国环境纠纷行政仲裁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实践表明,WTO争端解决机制是当代国际经济组织中一个新颖、独特且行之有效的争端解决制度。许多WTO争端解决案件对我国都具有借鉴意义。针对我国入世“后过渡期”不可避免的贸易摩擦高发现实,我国必须主动采取多种有效对策,其中应更加积极主动地利用好WTO争端解决机制这一有利的法律武器。  相似文献   
18.
在清末中西祭祖纠纷中 ,中国教民扮演了颇为独特的两难角色。清末中西祭祖冲突大多发端于祭产或族产上的纠纷 ,以经济利益的争夺为引子 ,并介入行政、外交等手段 ,从而质变为中西文化冲突的一种模式。因此 ,产权利益的得失 ,是中国教民首先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同时 ,族群归宿所带来的认同感 ,也严重困扰着中国教民。中国教民在产权利益、族群归宿与外来信仰间无从抉择 ,其摇摆变易的形象 ,反映了身处祭祖纠纷困境的中国教民的两难心态。  相似文献   
19.
扩大当事人的诉权保障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但司法资源的有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如何在纠纷解决与司法资源的利用上寻找一个平衡点,成为现代法治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非诉讼纠纷解决(ADR)作为一种替代性的纠纷解决方式,在各国的民事司法改革中备受关注.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应在民事诉讼法修改的大框架中统筹考虑,以确保我国整体纠纷解决机制趋于合理与完善,从而使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上海科学生活》2003,(3):72-74
在中国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关于人的性和性能力,曾长时期是一个极端隐私、讳漠如深的问题,公开场合,人们对此话题尤恐避之不及。而被嘲讽或斥责为性无能,也意味着莫大的侮辱。但是今天,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人们对性的认识越来越客观,对待性的态度也日趋理性和宽容。社会不再视性为洪水猛兽,对涉及性的问题也不再回避。由此,因性而起的争议与纠纷也在社会生活和司法实践中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