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0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65篇
社会学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最贵的新娘     
一个矿工一辈子到底挖出了多少黄金?如果加上他的生命……除一除……那一两黄金该值多少钱?一个最贵的新娘好像又进入结婚旺季了,因为一连几个星期都有喜酒喝。几天前,太太打开一张刚收到的喜帖,看了看忽然说:"啊,这个新娘比我贵多了。""怎么说?""你不  相似文献   
72.
交脚弥勒菩萨造像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分流行的样式,这并不是因为当时佛教造像中,弥勒菩萨的造型只有交脚坐姿一种.而是因为弥勒菩萨的这种艺术形象中交脚坐姿、狮子座椅、仰月或日月宝冠都与波斯萨珊王朝的帝王们有关,弥勒成佛下生的条件又与转轮王的出现联系在一起.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帝王--圣君观念根深蒂固.尤其是魏晋南北朝的动荡社会使得人们对圣贤君主的企盼更为迫切,这种情绪与愿望落实到佛教的未来佛弥勒菩萨造像上,便形成了交脚弥勒造像的兴盛.  相似文献   
73.
有一天,沩山和仰山师徒一起去放牛。沩山指一指牛群,问:"这里面有菩萨吗?"仰山回答:"有。"因为众生平等,众生皆有佛性,所以,仰山回答"有"。有,就是肯定。"生命有意义吗?""生活里有快乐吗?"即使你不确定,也不妨先回答"有"。只有先这样想,先给予肯  相似文献   
74.
菩萨“堕顶”(或者“顶堕”)的问题,是在佛教大乘经《般若经》中出现并讨论的一个教法义理学问题。鉴于在其他种类的大乘经中这个议题鲜有提及,所以可以视为《般若经》中特有的一个义理学问题是反映早期大乘佛教教法思想进展的一个重要段落。最近,辛放博士所译日本学者小泽宪珠的论文《<般若经>中的菩萨地与菩萨位》,提出“明确菩萨地与菩萨位的关系,以求有助于理解菩萨的行位体系”的研究思路,对于笔者思考《般若经》的相关问题颇有启发。小泽宪珠倾向于认为“菩萨位”就是“菩萨地”,笔者则觉得“菩萨位”的问题需要关联菩萨“堕顶”的经文,才能得到完整、准确的理解,而“堕顶”及“菩萨位”说的问题又要放在《般若经》两种地说体系理论整合的复杂演绎中,才能获得正确和清晰的透视。  相似文献   
75.
飞鹏 《现代交际》2008,(1):31-31
喜欢下凡的菩萨,多数只会显现自己的无能,不会赢得尊敬我刚升上总经理职位的时候,很不习惯没有直接指挥的单位,也很不习惯没有直接负责的工作,因此,没事就召集各个运营单位开会,直接参与各个单位的运作,彷佛我就是部门主管一般。  相似文献   
76.
文章对川藏青藏交界地带现今公布的9世纪前后吐蕃时期的摩崖造像及其古藏文题记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著录考释,并就各处造像之间在构图、题材、图像特征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文章重点探讨了这一区域大日如来与八大菩萨图像与风格的来源及其与敦煌与藏区西部同类图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7.
牛宏 《西藏研究》2006,(3):33-39
《入菩萨行论》是印度著名中观学者寂天有关菩提心修学的著作,对印度大乘佛教后期的流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宗喀巴大师撰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引用《入菩萨行论》中的偈文达145处,共194颂,引用的内容和次数属于《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所引引文之首。文章通过统计分析《菩提道次第广论》所引用《入菩萨行论》中偈文的数目及内容,逐一对正出所引偈文的各个品节,并就两部论著在思想、结构等方面所体现的内容特色,进一步探讨《入菩萨行论》对《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78.
李白《菩萨蛮》、《忆秦娥》二词 ,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该文考察第一首词的著作权归属问题 :“菩萨蛮”词牌出现于李白身后 ,词成熟于中唐 ,李白作品早期版本未收录该词 ,诗人终其一生从未到过该词首次被发现的公共场所———“鼎州沧水驿楼” ,该词所呈现的“气象”亦与李白的个性及其诗歌的艺术风格相去甚远 ,据此种种 ,认定此词不是李白的作品。  相似文献   
79.
王正威 《社科纵横》2007,24(4):100-101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一词中女主人公之身份,解词者认识历来有所不向,然仔细玩味其词义,揆情论理,此女之“冶容”的情态,作者对其精细的描摹以及其衣服上绣饰的鹧鸪图案等,无不体现出其倡女的身份。因此,此女身份当以倡女为确。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