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6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48篇
管理学   705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36篇
人才学   35篇
人口学   100篇
丛书文集   728篇
理论方法论   113篇
综合类   1441篇
社会学   126篇
统计学   28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31.
我国地区差距的形成是由历史的和现实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东部地区自近代以来,在经济发展方面就优于中西部地区,但建国后我国曾先后实施过均衡布局战略和以加强内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大三线”建设。这种建设战略重心的设定本来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缩小其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但由于国家政策力度的原因和十年“文革”的干扰,中西部地区未能很好地把握住这一机会,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策的再度调整却又使东部地区加速了发展,进而加大了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这对于我国生产力的均衡布局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不利的。鉴于这种现实,本文提出:应从“活化市场拉力”、“调整政策取向”、“强化区域间的比较优势”等方面着眼来调适东、中、酉部之间的区际关系,以便将我国推向协调发展的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32.
论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提出以区间叠代法可寻求局部要素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唯有均衡增长才能将众良性循环的局部相互协调达到系统整体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3.
企业的生产方式决策实质上是在需求激励和资源约束条件下的资源优化分配过程。受产业均衡理论启发.本文从企业应对新需求的任务分析和资源配置角度,分析了企业可能的任务完成方式及资源配置。认为企业间协作是需求变动情况下,解决资源缺乏以及任务同需求不匹配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4.
非对称情况下的多物品拍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本文讨论当投标人之间存在不同的预算约束时两物品的序贯增价拍卖,对于物品之间不同的关系(互补、替代或者不相干的关系),物品价值大小的不同及与预算大小之间的关系,在一个简单的完全信息模型下,我们分不同情况讨论投标人的均衡出价策略,并发现对卖方来说,先拍卖价值高的物品是弱占优的策略。  相似文献   
35.
在社会经济发动机模型(SEEM)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主体对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剩余的效用函数;根据SEEM特性曲线和由效用函数得到的无差异曲线,提出了用于决策的无差异曲线法和拉格朗日乘数法,并据此得到了最优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剩余组合决策;然后分析了不同效用函数和两种剩余模式对决策的影响;最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说明了均衡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36.
37.
企业内生成长的人力资本博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陶长琪 《管理科学》2003,16(3):10-12
在不完全信息下对企业经营者和企业生产者之间的动态行为开展博弈分析,企业经营者可通过满足一定的条件来实现自己的有利战略.  相似文献   
38.
本文讨论了一类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市场均衡问题,供给方的生产特征用线性规划模型进行刻划,市场需求函数源于一般经济意义下的模型,它是一系列相互独立的价格变量的函数.我们将此问题归结为线性互补问题,并依此讨论了均衡点的存在性.本文还讨论了一种用二次规划进行刻划的经济问题,并指出此二次规划的K-K-T条件等价于所讨论的线性互补问题.  相似文献   
3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奠基工程。由于历史形成的办学体制、经济、地域等方面的原因,农村教育仍然是我区教育事业的薄弱部分。按照“建设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教育的要求,农村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不适应”:一是学校校点布局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学校“硬件”设施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学校“软件”资源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四是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40.
考虑质量失误的供应链博弈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理性的制造商和供应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中,考虑存在产品质量失误的情况下,通过最优化方法选择中间品的质量水平和制造商的检测水平,以实现供应链的利润最大化.并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质量内部、外部失误的不同承担方式,讨论了三种质量损失承担方式,得到在整体损失由两者共同承担的情况下,通过制定合理的内、外部损失分配系数,可以使两者选择水平的纳什均衡解与供应链的全局最优解相符,从而实现供应链全局最优和局部最优的一致.所得结论对指导供应链的有效运作有着较好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