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57篇
  免费   486篇
  国内免费   105篇
管理学   6238篇
劳动科学   321篇
民族学   566篇
人才学   606篇
人口学   413篇
丛书文集   5365篇
理论方法论   1652篇
综合类   11524篇
社会学   4318篇
统计学   2845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439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479篇
  2020年   442篇
  2019年   425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439篇
  2016年   671篇
  2015年   928篇
  2014年   2553篇
  2013年   1983篇
  2012年   2529篇
  2011年   2891篇
  2010年   2680篇
  2009年   2496篇
  2008年   2688篇
  2007年   2015篇
  2006年   1573篇
  2005年   1625篇
  2004年   1406篇
  2003年   1218篇
  2002年   1066篇
  2001年   833篇
  2000年   653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出通知,组织开展“企业微课”线上培训工作,为中小企业送政策、送技术、送管理,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据了解,为保证疫情期间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停课不停学不停训,各级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都积极推进职业技能线上培训活动,并重点针对中小企业出台线上培训补助政策,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技能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23.
一座城市的博物馆作为这个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作为这个城市的文化地标,作为这个城市的精神家园,其存在的价值就在于能有效地将藏品及其研究成果与社会公众有机地联合起来,并充分彰显其收藏、展示、研究、教育的基本功能。本文仅就如何让博物馆更好地成为青少年社会实践的终身课堂的角度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4.
《江西社会科学》2015,(9):43-47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逐渐从数量型经济增长转向质量型经济增长。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开始向聚集转型。服务业集聚不仅有利于集群内服务企业获得内部规模经济,且有利于提升城市内制造企业的竞争力,推动城市经济的增长,提升区域内产业的竞争力。为了实现现代城市经济的转型,必须不断推动城市消费服务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5.
26.
声音     
《青岛画报》2015,(1):5
新机场建成后,将与首都机场构成"一市两场"的发展格局,将共同推动北京城市空间经济结构的优化。未来将形成沿北京市南中轴布局的新经济增长带,有望实现北中轴经济带与南中轴经济带的全线贯通,并与长安街沿线形成两轴交相呼应,推动北京呈现出大"十"字形的政治经济发展格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建设北京新机场  相似文献   
27.
《公关世界》2015,(4):26-2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剧组全体演职人员及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少儿励志电影故事片《少年杨靖宇》的开机仪式,这是我市自1965年建专50年来出品制作的第一部少儿电影故事片,这在我市文艺创作和影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们河南省爱克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能够成为出品方和联合摄制单位,感到十分荣幸,值此非常难得的机会,我谨代表河南省爱克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向关心支持《少年杨靖宇》  相似文献   
28.
29.
芮雄 《城市》2015,(6):73-75
笔者通过对天津大道路侧绿化案例的研究,归纳其绿化方式和特点,总结并提出了相似形植物构成变化段理念、波浪理念和动视觉理念,认为城市路侧绿化应突出植物自由流畅的林缘线和高低错落的林冠线,保持景观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勾画出动态与静态、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30.
《社科纵横》2019,(9):77-82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人口流动、迁移的浪潮越发活跃,跨省市迁移的老年人口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随迁老人长期生活在农村,习惯农村的生活方式、村落文化,从熟人社会进入到完全陌生的生活场域,城乡间生活、文化巨大的差异,使之产生了诸多不适应问题,例如语言沟通的障碍、价值观念的冲突、社会交往的困境等。以甘肃省Y村的8位随迁老人为调查对象,通过深入访谈,利用类属分析方法,划分出生理适应、心理适应、文化适应和角色适应4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基于相关指标进行详细描述,分析阻碍老人融入城市生活的根源,依据萨姆纳"内群体、外群体"理论,探讨影响随迁老人城市适应的原因,希望能够引起随迁老人子女和社会民众的关注,给予随迁老人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增进随迁老人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晚年生活的快乐度和幸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