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4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84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211篇
社会学   70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像关注生命一样关注城市——冯骥才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城市的形象是它个性的外化,是一个城市精神气质可视的表现,是一个地域共性的审美,是一种文化,决不只是一种景观。我们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地域多样,每个城市都有着独特和鲜明的城市形象。可惜,现在我们的660个风情各异的城市形象基本上都消失了,即使有也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很难再呈现出一个整体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52.
小高 《金陵瞭望》2005,(2):15-15
自本刊去年第22期刊登《在渝南京人投书蒋市长谈南京媒体报道》一文后,许多读者继续来电或致函本刊编辑部,对该文作者宋翔的观点表示赞同。这其中,一封来自公交企业职工的信件吸引了我们、这是一封被南京“某些媒体”直接伤害了的市民来信。信的篇幅不长,但言辞深切,反映着作者对“变了味”的某些南京媒体的态度。或许,你也有着和他一样的心情和感受……  相似文献   
53.
黄波 《决策导刊》2004,(4):27-28
工业是强区之本,要围绕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和优化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这个主题,在引进增量和盘活存量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54.
汪扬 《金陵瞭望》2008,(19):30-31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国家实施“十一五”规划承前肩后的关键之年.今年也是河西新城以更高的标准推进开发建设.以良好的城市形象迎接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召开的决战之年.我们必须十分珍惜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与时俱进,奋勇争先.乘势而上。  相似文献   
55.
城市经营与城市形象塑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形象是城市经营的重要领域,提高城市竞争力是城市经营和城市形象塑造的目标.城市形象塑造应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激励私有部门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等的建设、提高城市政府服务管理水平以及提高市民素质等.  相似文献   
56.
工业遗产被称为“怀旧景观”,能够为工业旅游发展提供核心物项,也能够作为文化符号建构城市形象,丰富和赓续城市文脉。近年来,随着工业旅游热度的不断提升,如何挖掘保护并活化利用工业遗产成为热点话题。城市形象视域下关照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可以对工业遗产进行资源梳理与内涵挖掘,秉承文旅融合理念尝试发展具有品牌特色的工业旅游,继而通过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为构建良好城市形象提供现实支撑。重庆作为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遗产存量丰富且开发利用较早,以其为例展开工业遗产梳理、标识提炼及工业旅游发展探索,能够为活化利用工业遗产、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传承城市文脉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7.
简述上海、夏威夷、大连三座城市形象,系统比较三座城市形象,并就当前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8.
作为国家形象的一部分,中国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日益受到重视.政府在加大人力、物力、资金和技术投入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规律,提升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效果.本文对在穗外国人对广州城市印象及媒介使用习惯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规律,提出城市形象对外传播在内容重点的确定、传播途径的选择和效果评估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9.
一、从成都城市性质.看个性化成都 国务院在批复成都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成都城市性质为:四川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成都是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城市。它建于先秦。汉代为中国“五大都会”之一,唐朝与扬州齐名;号称“扬(扬州)一益(成都)二”。五代时期的前蜀王建、后蜀孟知祥都曾在成都建都称帝。成都至今仍具有鲜明蜀文化特征,城内有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49处、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55处,  相似文献   
60.
近十几年来,传播理论的空间转向催生了“空间媒介”的话语建构,其知识来源可追溯至传播思想史中的“泛媒介论”。基于空间媒介的视阈重新审视城市形象传播的理论建构,彰显了符号学的方法论意义,即城市形象建构可被视为城市空间意象的符号化过程,这一进程凸显了空间媒介各异其趣的解码潜力:符号呈现、符号重构、符号互嵌。通过对城市文本的话语、象征与隐喻分析,也揭示出城市形象建构是充斥着权力博弈与话语争夺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