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6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1452篇
劳动科学   260篇
民族学   200篇
人才学   165篇
人口学   115篇
丛书文集   1989篇
理论方法论   370篇
综合类   4463篇
社会学   720篇
统计学   57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540篇
  2013年   531篇
  2012年   655篇
  2011年   746篇
  2010年   823篇
  2009年   909篇
  2008年   1053篇
  2007年   779篇
  2006年   773篇
  2005年   613篇
  2004年   438篇
  2003年   392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277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08年1至3月,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为20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9%。,这是记者日前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的。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分别为601  相似文献   
42.
不能否认的是,我国农民目前在公正对待方面所面临的种种极为严重的问题,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整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中国的农民有8亿多人,农民的公正对待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是一句空话。就此而言,我们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其中,有一些习以为常的却带有明显歧视色彩的提法需要我们进行反思和更正,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趋  相似文献   
43.
当前,提高农民收入必须从深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各项制度改革、克服制约农民增收的内外部因素及采取各项配套措施等方面着手,使农民稳定增收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4.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业已逐步由传统的自给农业向市场农业、现代农业转变,这种变化对乡镇干部的角色要求也发生了转变:广大农民群众最欢迎的是乡镇干部的示范引导和真诚服务;最需要的是乡镇干部为农业发展提供各种支持;最希望的是乡镇干部成为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对此,我们着重培养了乡镇干部行政管理者和企业经营者所应有的双重能力。  相似文献   
45.
人文精神张扬: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动力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入世后的国际竞争及多样化、优质化的市场需求,要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就必须提高农民的人文素养,张扬人文精神,为农民增收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46.
农民收入水平如何,全社会都十分关心。收入指标不仅反映了农民的生存状况,同时也是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状况的综合反映。本文从四川农民收入现实入手,同其它省市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发现“软肋”。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省委、省政府跨越式发展战略,提出我省农民增收的对策。  相似文献   
47.
浙江省永康市委、市政府结合市情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会议精神,为实现人才强市战略与加快农民奔小康步伐的有机结合,日前,正式启动十万名农民实用型人才培训转移工程,用五  相似文献   
48.
“农民”这一名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从这一解释中,看不出有任何的褒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也并没有把农民作为一个有别于其他公民的群体予以划分。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存在着二元结构,社会成员不是依公民的身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而是依市民与农民两种不同的身份有差别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这就导致了农民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漠视。高度关注农民这一权利主体,是我国法治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49.
方兴未艾的“民工潮”,是农民走出封闭、摆脱贫困、增加收入、走向小康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我们必须充分肯定“民工潮”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但一定要看到,由此带来的矛盾和影响也是相当复杂、尖锐和严重的。其中农民工留在家乡的子女上学受教育的问题,就已经不是一家一户的事情,而成了重大的社会问题。最近,衡山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就此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了解到了许多的情况。问题多多:打工家庭子女成长堪忧衡山县是个农业县,全县41万人,农村人口达36万,占了将近九成。改…  相似文献   
50.
技能构成人力资本中最基础、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劳动者科学文化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劳动力存量大,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强农民培训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一大批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促使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