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8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095篇
劳动科学   831篇
民族学   101篇
人才学   251篇
人口学   456篇
丛书文集   1211篇
理论方法论   234篇
综合类   2297篇
社会学   580篇
统计学   73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511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507篇
  2009年   580篇
  2008年   667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451篇
  2004年   398篇
  2003年   389篇
  2002年   285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72.
随着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在地区间合理流动的客观必然性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笔者认为:为了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健康发展,仍有必要将一些问题进一步弄清楚。  相似文献   
73.
文章阐述了重庆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以及对经济社会、劳动者本身带来的积极作用,在分析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模式和影响因素基础上,总结了重庆市劳动力转移的一些具体做法,并对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提高就业竞争力、劳务经济步入市场化轨道、保障农民切身利益、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具体对策,对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4.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剩余已成为湖南省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本文概括分析了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并结合湖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与特点,探寻适合湖南省自己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路。  相似文献   
75.
中国劳动力参与率方面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劳动力参与率方面仍存在的许多问题,如劳动力参与率水平总体较高,其中的女性人口劳动力参与率、青年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和老年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均尤为高。针对这种情况,可考虑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法定劳动年龄界限来解决。  相似文献   
76.
民生看点     
我国城镇五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5100万个日前,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司长张东生介绍,五年(2003~2007)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累计超过51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稳中有降,由2003年的4.3%下降到2007年的4.0%。  相似文献   
77.
就业制度改革三十年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社建 《社会科学》2008,(3):117-122
30年来的就业制度改革是政府与劳动力市场共同发挥作用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过程,基本遵循了努力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改革原则.为此在简要考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统包统配制的就业制度的基础上,探讨就业制度改革30年来的简要进程,反思就业制度改革,分析展望未来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前景,提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效扩大就业与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8.
关于当前农村人口流动的调查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与劳务输出产生的人口流动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调查,指出了当前农村人口流动所带来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同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意识,重视保护农业劳动力;推进涉农企业到农村发展战略;积极支持、鼓励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组。  相似文献   
79.
劳动力就业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地改善我市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逐步消除因体制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对经济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0.
长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已经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种新形势下。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步伐,拓宽农民就业领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为此,我们到有关镇、村和县直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