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53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77篇
管理学   638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205篇
人才学   114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3203篇
理论方法论   493篇
综合类   6462篇
社会学   444篇
统计学   46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233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348篇
  2014年   676篇
  2013年   560篇
  2012年   723篇
  2011年   795篇
  2010年   729篇
  2009年   740篇
  2008年   872篇
  2007年   726篇
  2006年   640篇
  2005年   642篇
  2004年   538篇
  2003年   497篇
  2002年   438篇
  2001年   387篇
  2000年   288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文学发展的源头最远可追溯至先秦,整体呈现出混沌且界限不明的状态,即文史哲相互之间并不独立,因此其文学观念较为散漫和宽泛,极具包容性.后发展至秦汉时期,文学开始有了新的变化,但受先秦文学观念的影响与制约,整体界限仍旧比较模糊.司马迁作为西汉时期的著名作家,其文学观念难免会具有一定时代特性及局限性,因此他所著的《史记》势必也会烙印下这一时代文学发展的主要特点,即文史不分.一方面,《史记》中记录了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具有历史性;另一方面,它将人物作为中心,是中国首部纪传体通史,塑造出了传记文学这一新的文学类型,体现出了极强的文学性.因此,为探究司马迁对于先秦文学观念的继承与发展,则重点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屈原列传》和《司马相如列传》,详细分析其呈现出的文学特点,以阐释司马迁在先秦文学观影响下所形成的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992.
新文明观视域中的"生态人"可以从场域新形态、人格新样态与法治新价值三个维度予以界定,"生态人"是存在于环境法场域之中的一种重要"人之形象"."生态人"具有法律人格,可以成为法律上的主体,有资格成为法律世界游走的人."生态人"具备主客观认知能力,对法治有其自身独立的理性价值判断,并内化为自我的信仰.  相似文献   
993.
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区委、区政府把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的有力抓手,在出台惠民政策时向计生家庭倾斜,在抓利益导向工作中力争做真做实。现在湖里区正在实行的计生惠民政策共有76项,使越来越多的计生家庭感受到"我计生、我实惠、我光荣、我美丽",绝大多数群众转变了生育观。  相似文献   
994.
章学诚对袁枚的批评是清代学术史中的一段公案。其中,章学诚对袁枚的女性观进行了激烈的抨击,甚至展开了人身攻击。然而,反观章、袁二人的女性观,却可以发现他们对待女性的态度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对女性多元价值的肯定、对侠义妓女的赞赏、对女性才学的肯定等等。当然,二人的女性观也有不可逾越的樊篱,即礼教观念。在礼教内外,二人都同样对女性的解放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995.
加里·斯奈德被称为“深层生态学的桂冠诗人”,他号召人类回归荒野,其诗作大多以荒野为背景,体现了独特的荒野观。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强调荒野的价值,倡导哲学走向荒野,其著作同样体现了深刻的荒野观。  相似文献   
996.
如今,文学创作与贞节观问题的研究已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有值得探究的空间。《身份焦虑与道德困境——论晚清小说中女性的社会规训及其逻辑》从“‘内外有别’:角色认定与身份焦虑”与“‘贤妻良母’:道德困境与国民生产”等两个层面深入地剖析了在民族国家话语体系的规训之下,晚清存留的传统女性身份观念对于小说女性书写的影响及其逻辑过程;《雅俗文学的重新区隔——1990年代性叙事的文学场》则从雅俗文学重新区隔的视阈出发,详尽地挖掘了1990年代性叙事在政治场逐步淡出而经济场逐渐浸入的文学场之存在状况;《贞节观的泛化与畸变——新世纪小说的一种考察》发掘了新世纪以来小说中贞节观的泛化与畸变,由此考察了作为道德文化现实一种的“羞耻”的沦落及其合法化的确证问题;《20世纪中国留学生文学中的性爱观念考察》则聚焦20世纪的中国留学生文学,并对其中呈现的从反传统的先锋前卫到重个人的趋利世俗、从“性自由”到“性放纵”等“性爱”观念形态进行了细致阐述。  相似文献   
997.
世纪之交,大陆旅美文学作品中的“美国”与作者的家园想象联系在一起。它是流放者所追逐的家园,但在作品中“失家”意象的频繁出现,又说明它并非作者理想的企求,而只是激发流放者对理想家园深沉思考的媒介。这种“家园”观的出现,表明新世纪前后国人走向世界的心态正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98.
西南硕儒郑珍在诗歌创作方面强调要抒写真性情,缘事而作;重视学问修养与功力;反对摹拟古人,食古不化;主张诗歌无定派,不轻意褒贬他人。其诗学观点对晚清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99.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价值一直是经济学范畴的概念。直到19世纪后期,一些哲学家开始探讨哲学价值问题。截至目前,价值作为哲学问题,在中西方哲学历史上对它的界定也是不同的。马克思提出的科学实践观被看作是哲学发展的里程碑。在科学实践观视域下,价值本质上在实践中产生,是在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相互作用下,以主体自身尺度为衡量标准,客体属性满足主体现实及其未来需要而产生的质态。  相似文献   
1000.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分析了《黄帝内经》中有关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物质基础等内容,认为“气-精-神”是《黄帝内经》生命观的核心理论,强调气是《黄帝内经》生命观的根本,并且提出了“气-精-神”理论的内涵是“气为源,精为基,神为机”,从而使我们对生命本质有一个全面、科学、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