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67篇
  免费   1427篇
  国内免费   336篇
管理学   6721篇
劳动科学   397篇
民族学   2070篇
人才学   1252篇
人口学   322篇
丛书文集   12655篇
理论方法论   2802篇
综合类   26450篇
社会学   4521篇
统计学   1740篇
  2024年   189篇
  2023年   661篇
  2022年   388篇
  2021年   776篇
  2020年   868篇
  2019年   1012篇
  2018年   413篇
  2017年   866篇
  2016年   1189篇
  2015年   2060篇
  2014年   4382篇
  2013年   3708篇
  2012年   4667篇
  2011年   4843篇
  2010年   4259篇
  2009年   4067篇
  2008年   5602篇
  2007年   3806篇
  2006年   2705篇
  2005年   2687篇
  2004年   1904篇
  2003年   1799篇
  2002年   1837篇
  2001年   1500篇
  2000年   1181篇
  1999年   564篇
  1998年   279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5 毫秒
991.
《中国共产党成立史》由日本学者石川祯浩先生所作。自该书出版以来,众多学者便对其中的诸多观点进行了激烈讨论。今年适逢该书出版十五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重新审视《中国共产党成立史》的写作特点,并对其中的部分观点再探讨,对于党史研究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郝玉明 《船山学刊》2016,(6):102-107
近世对"天人合德"的系统研究肇始于上世纪30年代,至今约有百年的历史。大体经历发轫萌芽期、独立形成期、全面发展期、深化应用期四个发展阶段。主要进行了"天人合德"的实质及理论内容、起源及发展阶段、地位及现实意义等问题研究。百年来的"天人合德"研究具有复杂性、现实性,并拥有广阔的研究空间,未来的"天人合德"研究将逐渐形成系统的哲学研究视域,采取崭新的研究范式,并进一步实现文化共享。  相似文献   
993.
《圆圆曲》是吴伟业七言歌行的代表作之一。明末清初动荡的社会背景,陈圆圆风雨飘摇的身世遭际,引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也赋予了该诗巨大的历史价值,故历来此法备受关注,研究成绩斐然。本文梳理了相关研究资料,试图从其历史真实性、创作时间、主题意旨、艺术手法,及与《长恨歌》等同类诗作的比较研究等方面,对近三十年来《圆圆曲》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以期在总结中理清脉络,进而寻求新的学术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教育理论的繁荣没有带来与之对称的教育实践改进是不争的事实,这使教育理论蕴藏信誉危机.这些事实促使我们必须对教育理论做出深刻反思.但反思必须是辩证的、精细的、建设性的.对教育理论进行合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类教育理论进行反思,对教育理论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依傍科学标准与价值标准建立起来的教育理论,可以依据其成立的标准划分成四类教育理论:实然的教育理论、价值的教育理论、逻辑的教育理论和科学的教育理论.在相对精细的划分框架下对各类理论的正确评价可以促进各类教育理论的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997.
电工基础是技工院校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本文针对目前技工院校电工基础课程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概述了西北民族走廊的发端、演变和定型的过程。首先,以历史的视角解析甘肃-青海区域性社会的文化形态,尤其注重在多源主体(plural subjects)与帝制中国(imperial China)的中央王朝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如何形成礼仪网络,以及在其间的甘青社会模棱两可的地位和媒介作用。在重构该区权力支配关系的基础上,对西北走廊边际群体的主体性问题作简要介绍,试图把理论性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其次,以应用人类学研究为基础,尝试提出超越发展矛盾的原理及实现方法,以便为相关政策的完善提供借鉴,使当地挣脱发展话语桎梏。与目前已采用的西北区域发展与资源开发模式相比,本文所阐述的"参与式行动"(participatory action)及其相关研究有助于组织少数民族与地方社区的力量,达到预定的目标,进一步把介入者(intervenors)与被介入者(intervented)的主体-客体对立关系(subject-object dicothomy)转换成前者与后者相互依存、共享发展成果的主体间性关系(inter-subjective relations)。最后,重新认定本学科的学术地位及其实用性价值,认为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在梳理地方性知识的前提下,更应当找出对应援助发展项目的合理方式,提供相似案例等研究成果来处理在政策制订、执行与评价的整个过程(policy process)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9.
本文旨在介绍和评述越南本土人类学的发展与特点,并以观察人类学这一西方学科在越南的本土化历程,增进对越南社会的认识.作者通过探讨族群、乡村、社会发展与城市化、生态环境等四大研究主题,来回顾越南人类学的发展脉络,厘清越南本土人类学的发展简史.同时,揭示出越南学界在新世纪面对复杂的全球政治、文明格局时研究旨趣的转向.越南本土人类学的特点还在于,其基于地方社会、文化多样性的研究在拉近地方与国家的距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宗族研究区域由南向北转移是当前宗族研究的一个新趋势.北方宗族问题历来被学界视为非典型而未引起应有的重视.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宗族这一概念的理解已经从实体性功能组织到注重宗族的系谱性原则和归属感,再到将宗族视为一种文化、礼仪和制度.伴随着宗族概念的厘清,从事宗族社会史的研究者需要从文献和实践结合的层面重新审视北方的宗族问题.在此背景下,位于黄土高原的山西已经成为研究者开展宗族社会史研究的一个新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