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8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72篇
管理学   438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46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179篇
理论方法论   214篇
综合类   2629篇
社会学   218篇
统计学   6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410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羊脂球》是法国作家莫泊桑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短篇小说,作品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处在社会最底层、被侮辱受损害的妓女形象——羊脂球。玉墨是华裔美国作家严歌苓的中篇小说《金陵十三钗》中着力塑造的秦淮河畔娼妓领袖。笔者发现两位作家都多次涉猎娼妓题材,不论是男性作家莫泊桑站在"他者"位置塑造的女性形象,还是女性作家严歌苓发出的对同类观照的声音,对"女性的伟力"的探索,均展示了在一个国难当头的危机时刻来自于一群特殊女性的牺牲,由此而完成的对俗世的救赎。  相似文献   
992.
《求是学刊》2017,(5):51-57
人类管理思想史上出现的人性假设为数众多,且多数都对人类管理实践产生过深远影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较强的针对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基于特定历史条件和世界观下产生的人性假设的片面性、先验性和教条性等弊端也逐渐显露。管理哲学的目的在于理解管理科学,面对管理人性观研究的这一现状,管理哲学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构建一种更加尊重人性现实的、全面的、客观的人性假设。而从管理实践论角度提出的"价值人"假设,把人看作一种在自身个性化需要的驱动下,以自身需要的满足作为价值指向和目标去进行行为选择和社会活动的人,合理而又全面、客观地诠释了人的存在本性。相比以往的经典管理人性观,"价值人"假设具有更强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指导力。  相似文献   
993.
平等自由、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是公民社会核心文化价值观的集中概括,它规定了公民社会中人性、道德、劳动的善恶内涵,"恶"是人的低劣品质和负向劳动的表现,"善"是人的优良品质和正向劳动的实践.实施公民人格的文化养成教育,完善社会统治的制度管理和制度奖惩,推进正向劳动的理性自觉,保障公平正义的实现.促进人和社会"善"的存在与发展,是促进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94.
杨槟 《南方论刊》2009,(8):89-91,93
不满文明社会对人的禁锢,劳伦斯和渡边淳一两位作家都惯常写性爱,企图构建男女和谐快乐的伊甸园,以此作为对抗文明和死亡的方式。《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与《失乐园》就是这种主题的代表作。作品中主人公婚姻的破裂,都源于工业文明和现代文明对人性的扭曲和危害;他们对婚外恋的热烈追求,反映了现代人在伤痛后的爱情幢憬;他们的爱情悲剧,昭示着人性的脆弱与迷失,喻示着伊句园的虚幻与失落。  相似文献   
995.
关于道德的人性根源一直是困扰中国道德教育的重要问题。孟子在性善论视域中寻找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并以"道性善"为德育实施的基础,提出德育的目标及途径。不论是"道性善",还是通过"内求外修"的方式培养"尧舜"式的君子,都是以性善论为基础展开的。挖掘孟子德育思想深处的人性基础,有助于更好地把握道德教育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996.
王海燕 《江淮论坛》2013,(2):158-164
阿城无可选择地站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带上,他参与"关于中国文化再辨析工程",以其小说,留下与传统文化筋骨相连的深深足印。边缘化的启蒙教育,边缘化的人生经历,成就了阿城小说的一副"边缘之相"。他的小说文本,多是由私密性、无发表目的的"手抄"转化为"铅印"。他不入新时期文坛主流,独具与众不同的"风度":"不焦虑"的风度,"人性之真"的风度,"笔记体"的风度。阿城小说是中国抒情传统古老的"根"绽出的新鲜的"绿"。  相似文献   
997.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13,(11):131-132
《中国2013:关键问题》吴敬琏许小年于建嵘等著线装书局2013年1月版2013年,中国经济必将面临重大调整。因应着中国的复杂情况,该书并没有急于给出结论,而着意于摆事实、讲道理,极少空洞的宏大叙事。虽然对国情、改革和"中国模式"等问题有基本的价值判断,但是该书仍旧保持了开放的态度。值得一提的是,  相似文献   
998.
徐訏在创作中始终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人"这一文学主体,以浪漫或写实的方式对永恒的人性进行追问,从而获得作品的普遍性和永久性.他在三个不同的创作阶段,体现出不同的人性探索特色:早期创作中对复杂人性的反映已初露端倪,前期创作中体现出热诚浪漫主义与冷酷现实主义的交错,长达三十年的后期创作则逐渐从理想主义走向悲观主义,并最后在宗教中实现了自我救赎式的超脱.  相似文献   
999.
古希腊悲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中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俄狄浦斯王就是一个具有"弑父娶母"情节的典型悲剧人物。俄狄浦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具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但是,俄狄浦斯与斯芬克斯之谜是密切相关的。其实,我们可以把两者看作是两种神谕,由于偶然与必然,便促成了俄狄浦斯的悲剧命运。身为英雄的俄狄浦斯由于自身的责任与担当不断地追查,最终发现了自身的秘密、人的秘密。人与神的共同作用造就了俄狄浦斯的坎坷命运,历史的时代性也给予了其悲剧产生的各种条件。  相似文献   
1000.
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享誉世界的欧洲著名导演之一,他的个人经历及社会因素成就了其冷峻的叙事手法,成为哲人式的人文电影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通过电影语言来探讨人性以及生命的终极价值,从而引导当代人去思考自身的精神困境及人性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