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7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323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47篇
人才学   69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845篇
理论方法论   329篇
综合类   1692篇
社会学   390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美国对华贸易虽以保持稳定的经贸关系为基础,但迫于国际政治需要和国内的集团利益,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此,中国应当从宏观上对中美经贸关系拓展战略性思维,加强开展商务外交,构建和谐的国际经贸新秩序;从微观上,完善政府的商务职能,加强企业国际化能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多方面促使中美贸易朝正常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2.
周昭 《云南社会科学》2008,27(3):112-116
概括当前印度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近年来印度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制定发展方针、推进经济自由化改革、提供信贷支持、招商引资、加快政府分权改革进程等;指出印度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发展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根深蒂固的种姓歧视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33.
国际体系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历史时刻,单极秩序在削弱,多极力量在崛起,中国成为新的世界秩序构建过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越来越深地融入国际体系的过程中,中国的外交理念与实践也发生变革.在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中东地区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在外部势力影响有所减弱的情况下,多支力量兴起并日趋活跃.欧美等大国之间的关系演变及政策变化将对中东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的中东外交将变得更加积极和富有进取性,同时也更加重视多边合作及与欧美等大国的协调.  相似文献   
34.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之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被写入宪法,中国法制建设的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几年来的实践表明,一方面,实行依法治国符合时代潮流,深得民心,不可逆转;另一方面,法治建设遭受挫折,进步稍缓.这些令人欣喜和使人担忧情况的产生都与法治的基本条件即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状况、民主政治的发达完善程度、理性文化基础是否巩固息息相关.可喜的是,我国已初步具备了这些条件,使我们的法治建设有了根基.但是,目前这个根基还不够稳固,还远远不能满足法治的要求.因此,依法治国之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光明大道,但又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5.
面对驱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和赢得国际社会理解与认同的要求,新中国提出了主动塑造外交新形象的思想,设计了新的外交形象的基本内涵,规定了塑造者的基本素质,确立了塑造的基本原则,对外交形象作了全新的塑造,使新中国获得了并不完全与国力相称的良好的外交形象。  相似文献   
36.
小泉内阁的外交政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泉内阁在外交政策方面积极追随美国,竭力提升本国大国地位;为换得“入常”门票,以政府开发援助等手段拉拢发展中国家,但遭挫败;小泉首相连年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使其亚洲近邻外交深陷困境;竭力争夺东亚地区合作主导权,将本国利益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小泉外交是依附强者换取利益、依靠“演剧”政治煽情蛊惑的急功近利的外交。  相似文献   
37.
战后日本与东盟关系可以划分为各具特点的若干阶段。日本对东盟的政策在每个阶段均有所调整。同时,日本对东盟政策也保持了高度的连续性。在日本对东盟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过程中,中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不论积极与消极,主动与被动,日本对东盟政策的调整都或多或少与其对华政策相关。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日本对东盟关系中中国因素的作用日益凸显。日本对东盟政策的定位与对中日关系的调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互为表里,虚实相间。  相似文献   
38.
作为习近平外交专著,《论坚持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全面体现了习近平外交叙事风格。以莫娜·贝克的叙事学概念为基础对习近平外交话语及英译进行分析,既能凸显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作用和功效,又有助于中国外交叙事的建构。通过叙事策略的运作,包括建构时空、选择性采用文本素材、建构标示以及再定位人物事件,译文重构了习近平外交话语的本体叙事、公共叙事、概念叙事以及元叙事。同时,叙事学与外交翻译的结合不仅拓宽叙事学学科领域,为外交话语研究提供新视角,而且为完成既定的翻译使命提供了新的路径参考。保持政治上的高度、揣摩文化上的深度、把握思维上的向度以及巧用技能上的广度都成为译者顺利完成叙事建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9.
本期我们邀请6位著名学者讨论全球治理新形势下大国的竞争与合作。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交织激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造成经济社会资源透支,国际力量对比持续变化,全球治理赤字高企,大国博弈复杂化加剧了全球治理困境。大国博弈激化,美国联合盟友全面打压所谓战略竞争对手,对外政策布局更加聚焦中国,中美两国战略竞争相持态势将延续。中欧关系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复杂性愈加明显,但也具有巨大的韧性。中俄两国共同提倡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双边务实合作,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扩大“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如果说全球化是中国富起来的重要机遇,全球治理则是中国强起来的重要国际机遇。面对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风险挑战,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经验智慧,坚持在大潮流大格局大历史中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前进方向,在复杂博弈的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在风云激荡的全球变局中敢于开创新局,推动世界百年大变局向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40.
文章以中国知网收录的国内对外话语体系相关研究文献为样本,通过动态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绘就国内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发展演进的知识图谱,揭示了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学术重镇与诸多热点主题,包括话语体系、国际话语权、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总体来看,该领域研究具有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呈现出了鲜明的中国属性与中国印记,但也受西方有关话语体系研究的影响。未来,该领域的研究仍将快速发展,整合科研力量、加强学科建设、立足中国实际建设中国特色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