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0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2295篇
劳动科学   253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265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1139篇
理论方法论   155篇
综合类   1703篇
社会学   225篇
统计学   40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548篇
  2013年   443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396篇
  2000年   553篇
  1999年   218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国有企业改革成功与否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受阻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国有企业准确定位,国有企业的分布状况与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应有的功能错位。市场经济存在着先天的缺陷和不足,即“市场失效”。客观上要求以国有企业来加以弥补,以国有企业与一般市场主体相互配合,求得经济运行的最佳状态。国有企业主要应在市场机制失效的领域里发挥作用。在一般性竞争行业中,国有企业的大量介入,会对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国有企业应从这些领域退出。  相似文献   
102.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政治素质,是在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受制于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其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不仅是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完善的指针,也是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基石,没有对人生、世界正确的态度,提高政治业务素质、端正作风、完善品质是无法达成的。考察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政治素质状况,应从素质发展的整体性出发,依据其在企业经济发展运行的特殊性上予以分析把握。  相似文献   
103.
韩国公企业的民营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首先概述有关公企业民营化的理论和模型,然后考察了韩国公企业民营化的历史、实况以及代表性事例,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目的在于为以后成功的民营化探索方向、为中国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提供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4.
仝新顺  贺红 《决策探索》2003,(3):32-33,35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企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江泽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中强调: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施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实施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5.
<正> 按照中央提出的进行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很基础的一项工作是要解决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产权没有人格化,一股独大,投资者不到位,没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民营企业大部分存在融资困难,很多企业存在办企业为个人不为社会的家族制管理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施股权多元化、资本社会化的  相似文献   
106.
“红顶商人”的忧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新生 《决策》2003,(8):44-44
  相似文献   
107.
张健 《决策探索》2003,(8):46-46
一、重视资本、忽视"智本"是前一阶段国退民进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前一阶段以产权改革为主线的国企改革主要强调国有资本的出让、出售,强调简单的初期让渡与交易过程的实现,较多地关注买主的经济实力和近期问题的解决,如就业、贷款利息归还等.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在国企改革中,有人借机大搞内部人寻租,国企的巨额资产大量被转移、被侵吞,流入个人腰包,尤为普遍的则是一些国企的领导者贪图贿赂,因小失大,置企业的生死于不顾,结果使企业经营屡遭败绩,甚至一蹶不振,濒临破产,腐败行为日益猖獗.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国企缺乏必要的权力制约.  相似文献   
109.
<正>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但要在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等多方面下功夫,还必须在金融、投资、配套改革等方面全力支持、配合。只有如此才能顺利实现未来15年的奋斗目标,开创出我国经济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0.
王披恩 《经理人》2006,(6):88-92
中国国有企业搞不好,病根往往在于公司治理。《淡马锡的公司治理》一文,揭示了新加坡全资国有企业淡马锡公司拥有令他国的国企不能望其项背的良好经营表现的原因——卓越的公司治理结构,特别是独立董事占董事会多数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