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9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17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847篇
理论方法论   157篇
综合类   1738篇
社会学   84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从清末到民国,动荡的中国政局波及到对汉传佛教的政策,特别是"庙产兴学"的提出,中国佛教界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新的环境中,圆瑛与时俱进,建立中华佛教总会,开佛教办学之先河,为动荡时期佛教适应社会发展,应对复杂形势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也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作出有益探索,并因其独特性而在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2.
此文结合作者自身在拉萨常年的生活经历,对该城在一年内举行的传统节日进行细致描述,分析节庆所受地理环境与文化积淀二者的影响,认为这些传统节庆不仅体现了生活在拉萨这座城市的人们对时间的感知,也隐含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3.
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有两大影响比较深远的中国化思想潮流,佛教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佛教中国化已成为过去时和完成时,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正在进行时。由于这两次中国化思想潮流影响都比较大,又具有历史上的先后关联,因而,佛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本文就是从提高翻译水平、发挥政治优势、坚持问题导向等几个方面分析佛教中国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84.
石雕是世界文明史上最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原始社会的石器堪称人类最早的雕刻作品。由于雕塑材质的坚固性,使得它成为永久性的造型艺术,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立体史诗。就如同秦皇汉武时期宏伟的地面木架建筑虽早已荡然无存,而曾经伴随那些建筑的一尊尊石雕却历经沧桑,默默守望着遥远的昨天。被石雕高古的气息吸引,邢伟十年前便醉心于这一领域的收藏,尤以佛教题材的石雕造像为多。提及佛教石雕造像,就不得不回顾佛教自两汉时期传入中国,历史上经历  相似文献   
85.
修行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创作,或者说也是一种领悟,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来塑造自己的生命。所以到了一定的程度,唐卡的创作亦如成就者吟咏的悟道歌一样的,在某一个境界当中,自然、饱满而灵动的流露出来,庄严、圆满的构图,富有韵律的线条,典雅和谐的色彩,这些都是一种生命的感悟,理性和感性的统一。从根本上来讲,唐卡不是在表达一个宗教的什么内容,其实它所表达的全部  相似文献   
86.
堆沙节,也叫沙塔节,系南传上座部佛教节日.堆沙节是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地区傣族的传统佛教节日,傣语称"广姆赛".在堆沙节期间,傣族在奘房外大量使用彩色剪纸进行装饰和祭祀,这些彩色纸幡的含义是灵魂通向天堂佛国的阶梯.人们希望剪纸上的图案能飞到佛祖的法界,心中的愿望能够得到实现.这种祈福保佑的形式,是傣族生活中重要的一方面.  相似文献   
87.
中国民间故事的源头纷繁复杂,宗教文化在其间起了重要作用。刘守华先生在民间文学研究领域较早关注宗教文化与民间故事的关系,在近三十年时间里,以系列论文和专著形式,以跨学科研究的视角,对道教传说、佛经故事等宗教文学与民间故事之间同源异流、不约而同、交流影响等复杂的关系进行资料翔实的比较、剖析与论证。《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和《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在出版后,产生广泛影响,屡获荣誉,也表明民间文学与宗教文学领域的交叉研究还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88.
楚山绍琦禅师是明代四川著名高僧,临济宗传人。他的教化与行持紧扣禅宗"直指心性"的宗旨,以"识心为本"的心性禅著称。他坐化圆寂,肉身不坏流存后世。其所言所行以及离世方式展示了佛教的死亡超越理论,对佛教自身社会形象的定位和提升有深刻启示,并对当代临终关怀、安乐死等诸多生命伦理难题的应对具有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89.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已近两千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本土的文学、音韵学、哲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等,无不受其影响,均在原有基础上生成了变化发展。佛旨禅理以及佛教地域乐舞的传入,深化了中国舞蹈艺术的创作思想,丰富了舞蹈表演的内容和形式,有助于提高民族的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90.
张景峰 《兰州学刊》2009,(11):20-26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敦煌莫高窟第9窟甬道李弘定、弘谏的供养人画像及题名为主要对象,结合莫高窟第196窟甬道北壁索勋父子供养人画像及题名、第148窟涅菜佛坛下晚唐李明振父子等供养人题记及敦煌文书中有关李弘愿四兄弟的记载,认为第9窟甬道供养人画像绘制于乾宁三年初(896)至四年(897)6月9日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