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88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69篇
社会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21.
公民概念本身的包容性,决定了公民教育是一种非常广泛的教育活动,这种广泛性已经远远超出学校教育所能涵盖的范围。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推进器,大众传媒对于公民个人的社会化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2.
大众传播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正遭遇新的语境、面临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大众传播对主导意识形态价值的消解、大众传播效应对主导意识形态导向的弱化、大众传播对主导意识形态影响的削弱、大众传媒公信力对主导意识形态权威的牵制、"数字鸿沟"对主导意识形态传播的掣肘。只有实现当代中国主导意识形态与大众传媒的良性互动、和谐共生才是解决主导意识形态传播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3.
在信息渠道高度发达、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任何一种传媒都只是满足受众需要的一个渠道,党报要想占据主流媒体的地位,拥有大量受众,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整合自己的新闻资源.以网络传播平台为代表的多元媒体正在分割着传统媒体的受众,始终是主流媒体的党报应对多媒体竞争的实质就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高党报社会新闻的水平和质量是增强党报可读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党报需要社会新闻是由党报的性质决定的,党报的社会新闻在可读性上既要不断满足读者需求,又不能只单纯地迎合读者的趣味,而应引导读者的趣味,应将正确的思想寓于可读性中.党报社会新闻还应以权威性来征服受众,这种权威性的体现就是要借地域色彩来进一步张扬"信息传播力,民众影响力",通过关注社会舆情来强化社会新闻的权威性和引导力.  相似文献   
24.
试论网络传播对传播理论的冲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 90年代 ,随传播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网络传播的出现 ,传统的传播理论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表现在传播者、媒介、受众等几方面 :以线性传播研究为主的旧框架让位于以交互传播为主的新框架 ;网络传播又一次改变了传播者与传播工具之间的关系 ;网络传播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5.
詹永媛 《学术论坛》2005,(10):146-149
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大众传播媒介发展虽不均衡,但具有高度政治化、大众化、英雄主义等三个明显的共同特征。它在抗日根据地民众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19世纪70—90年代,国人早期商业报刊的兴起,未尽然是感应了中国资本主义发达的时运,却在相当程度上因应了洋务强国的思想浪潮。随后,维新思潮推动中国民族报业攀上了第一个高峰。没有任何一个典型事例比维新运动中国人报刊的起伏跌宕更能说明社会思潮之于媒介兴衰的重大影响力了。而清末最后十年,"启蒙"、"革命"思潮则带来了白话报刊之崛起及口语传播的复兴。透过清末社会改革运动中的媒介嬗变,可以清晰地看到,作为一种重要的推进力量,传播媒介与时代思潮相扶相长,社会思潮有时甚至可以促使传播媒介跨越客观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的制约,急速跃进。  相似文献   
27.
大众传播的现代环境下,如何提升公民消防安全素质是摆在消防宣传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消防新闻报道应通过新闻宣传,彰显大众传播的凝聚点、制高点、切入点、价值点,体现宣传报道的正确性、真实性、细节性、主体性,从而提高消防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公信力、吸引力、生命力,实现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28.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的广播,其艺术内容包括文学,音乐,电影,戏剧,相声小品于一体,展现的是综合艺术的美丽色彩,具有多元素审美特征。本文着重从播音员的播音艺术和受众美感做一点粗浅的探讨,进而阐明播音艺术与受众美感的关系和作用。  相似文献   
29.
常锐 《小康生活》2005,(3):38-39
有个现象,总让人想不通。我常在一些报刊上看到,一些曾被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被冠之“财富人物”、“企业家”等名号的人,最终因经济犯罪而落网,此后的连续报道中,我们又将看到,一些为之开道的政府官员、银行负责人受到牵连并被查处,他们要为那些犯罪行为付出代价等等。每次看到这些,我心里都止不住的要质疑一下:那些骗子身上耀眼的光环往往是要借助媒体完成的,难道相应媒体就不该承担部分责任吗?  相似文献   
30.
受众的嬗变——从网络传播看受众的角色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传播兴起后,作为大众传播主体之一的受众的传播地位与传播权利发生了本质变化.网络受众已成为传播学研究的重要概念.文章阐述了受众角色的嬗变及意义,探讨了网络受众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