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8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3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645篇
理论方法论   92篇
综合类   1247篇
社会学   118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2 毫秒
51.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社会优秀青年的聚集地,在高校实施并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论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必要性,并在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进一步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与途径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2.
从纽曼到洪堡再到科尔,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理想与大学使命同样走过了一条不断嬗变的路程。时逢我国高等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大学要在内外部力量的支持下实现它的理想,完成它的使命。  相似文献   
53.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大学生进一步接受和学习、理解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开展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途径的研究与探索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教育实践、加强工作队伍建设等环节,推进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长效机制建设,探索更加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4.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培育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延安精神,它不仅有着深刻的历史前提,而且彰显着时代精神。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着内在联系。用延安精神的价值意蕴、制度意蕴、方法论意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5.
关于文化这个概念,在当前影视剧作中有大众化和高雅化两种现象问题的议论,本文着眼于影视作品中的大众化与高雅化现象问题展开探讨,并结合个人在这方面的一些实践工作经验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6.
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有着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五连冠的成绩极大提升了国民对排球运动的认识。今天的排球运动,因其竞赛性的需要和本身技巧性强的特点,已发展成为少数人的专业运动。大多数人只能欣赏,想加入却很困难。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人们对于排球运动的认识、了解不仅影响着民众的参与热情,也影响着排球运动大众化的发展。本文根据前人研究结果,综合大量文献参考与社会实际,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有针对性的对我国排球运动大众化的症结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7.
任何理论的演化都无法脱离其所属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演化历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融入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演化过程与中国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结合的过程,包含着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理解,是指在国内外形势之下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由书斋到世俗、由被少数人推崇到被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历程。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统一的基本途径,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演化过程中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不断融合。在当代中国,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上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何以可能的问题,对指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8.
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大众化是党在群众工作中赢得民心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人民凝聚力、汇聚人民力量、增强整体国民素质水平的推动器。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大众化是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基础,提高人们对党的认识和积极性,加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深入了解。党的基本知识教育能树立和巩固党建知识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对社会发展和下一代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的内容直接影响着大众化普及的效果,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就要不断地完善大众化普及的内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要全面把握和准确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容及要求,分析影响大众化普及内容变化的基本因素,积极开拓完善大众化普及内容的路径和方式,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不断地发展和跃升,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理论和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60.
高玉萌  杨帅 《经营管理者》2012,(5X):347-34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首次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抽象理论转变为具体的行动指南,这对于党带领人民群众更好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实现过程中面临很多困境,因此,对其实现路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