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737篇
  免费   3191篇
  国内免费   794篇
管理学   14074篇
劳动科学   633篇
民族学   6678篇
人才学   2873篇
人口学   749篇
丛书文集   37437篇
理论方法论   6610篇
综合类   72530篇
社会学   10514篇
统计学   1624篇
  2024年   666篇
  2023年   2721篇
  2022年   1347篇
  2021年   2451篇
  2020年   2580篇
  2019年   2825篇
  2018年   1205篇
  2017年   2381篇
  2016年   3178篇
  2015年   4762篇
  2014年   10399篇
  2013年   9458篇
  2012年   10765篇
  2011年   11166篇
  2010年   10436篇
  2009年   10636篇
  2008年   12297篇
  2007年   9377篇
  2006年   7974篇
  2005年   7343篇
  2004年   6917篇
  2003年   6195篇
  2002年   5045篇
  2001年   4218篇
  2000年   3062篇
  1999年   1517篇
  1998年   811篇
  1997年   671篇
  1996年   421篇
  1995年   305篇
  1994年   209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康晓光  卢宪英 《学术界》2015,(1):135-150,325
"儒家文化的命运"关系到每个中国人的安身立命,关系到中华民族和中国的命运,关系到人类和世界格局及其发展趋势。本文以10个样本城市1254个样本的经验数据为根据,澄清了两个诉说纷纭的问题:一,儒家文化的生存状态,它是一成不变地保留下来了,还是已经彻底消亡,抑或是处于一种折中状态?二,近年出现的传统文化复兴现象的性质,它是一个暂时的现象,还是一个长期历史趋势的开端?实证分析表明:一、儒家文化的生存状态,既不是张之洞所言的"一成不变",也不是列文森所言的"彻底消亡"。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被妖魔化的历史之后,经过损益的儒家文化仍然活着。二、近年来出现的传统文化复兴现象,不是一场误会,而是历史的必然;不是稍纵即逝的泡沫,而是一个长期历史趋势的开端。儒家文化正迎来一个复兴的时代。儒家文化之所以在此时走上复兴之路,一是中国的终极文化具有超越时代的素质,这种素质孕育了其复兴的"可能性";二是中国的工具文化现代化获得了空前成功,这种成功创造了使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大势";三是当下的有利的现实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国际条件。  相似文献   
72.
奥威尔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了4部小说,其中《牧师的女儿》长期受到评论界的忽视.在这部小说中,奥威尔面对社会庸俗伪善的现实,准确把握了主人公多萝西的内心挣扎与变异.主人公为逃脱人格逻辑悖论,离开家乡进行身份越界的探索,希望以构建新身份的方式得到身心的解放,但流浪漂泊和从业生涯相继失败,最终在回归后以重拾宗教信仰来拯救自我,而这种拯救又是在不断关爱他人中构建自身,所以多萝西的身份构建永远“在路上”.这种构建身份的新方式也体现在奥威尔后期小说代表作中,成为个人面对极权统治的生存选项之一,因此《牧师的女儿》对我们进行奥威尔小说研究具有特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3.
在金融交易主体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货币循环以及信用流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可以自动调节、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关联的机制就是所谓的科技金融平台。本文对金融平台运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且对科技金融平台运作机制进行了重点分析。大量的研究表明,应该通过对价值网的利用对科技金融平台进行重构,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平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且能够将科技金融平台的运作模式和框架清楚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74.
殷冬水 《江海学刊》2015,(2):108-116,239
政治平等指所有受政府公共政策影响的公民在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中享有平等的机会,具有大致相同的影响力。政治平等是公民有尊严地生活的内在要求,是社会正义得以实现的政治条件,是政治共同体维系政治团结的重要基础。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一些人认为政治平等的要求是不合理的、难以实现的、难以测量的,可能会侵犯其他政治价值。实现政治平等,需要实现某种程度的经济平等,同时要限制经济不平等对政治平等的影响,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公民权,公平配置代表权。  相似文献   
75.
现阶段,我国社会管理领域依旧存在着管理失范的现象,然而社会管理的规范程度,直接关系到档案价值的高低,基于此种情况,笔者以社会管理失范现象的具体体现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并对社会管理失范对管理档案价值的影响的应对措施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浅见,希望能对相关的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76.
物质文化研究(MCS)是近年来当代西方文化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已经演变成为一个有着强烈的跨学科性、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研究领域.对物的共同关注使得物质文化研究和日常生活、消费、空间等理论话语形成交汇,逐渐生成一个指向一切物品研究的、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新的学术空间;对文化的关注使得物质文化研究开始汇入文化研究的主流,借助文化研究的广阔视野向身份、自我、物人关系等纵深领域拓进,被西方学者视为是文化研究中的“物质转向”.  相似文献   
77.
《江西社会科学》2015,(9):249-252
文化人类学与音乐具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音乐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研究方面,文化人类学的审视角度和研究方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理论和方法,可以很好地阐释音乐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两大特征。文化人类学对音乐的未来发展也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79.
基于对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文化建设新路径的研究,首先要明确新媒体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然后结合这三点影响,对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进而得出了利用新媒体宣传企业品牌形象、增加企业传播管理理念的途径以及有效弘扬企业核心价值的三种对策,总体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高效化。  相似文献   
80.
中国乡土武术文化的生存形态可分为原生形态、次生形态以及艺术形态。在现代中国,社会变迁主要体现在社会再生产土壤、社会再生产方式、社会再生产功能等方面的变迁,致使中国乡土武术文化的生态传承内容、动力、方式及评判标准发生变化。因此,中国乡土武术文化发展出路在于自身的文化内涵的拓深和增值,以适应民众正在或已经改变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