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72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个世纪以来,以一姬一妾为主干的"情事说",在梦窗词解读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作者在重新笺释梦窗词的过程中,发现了以往阅读中存在的大量的误读,并发现"情事说"是导致误读的最重要的原因。本文从梦窗词的酬赠之作中发现了一个重大的方法——"骚体造境法",并运用这一武器对"情事说"进行了解构。对于昔贤构筑"情事说"的一些关键的元素与重要的论述,本文也进行了细致的辨别。  相似文献   
12.
2008年4月2日,位于建新大道的"中庚城"营销中心内,一片人头攒动。足足期待了一年之久的2008金山地标性大盘"中庚城"终于和购房心切的福州市民见面了。布置奢华的营销中心,着装得体笑容可掬的销售人员,争先恐后购卡选房的市民,使我们再一次感受到经历风雨洗礼后的福州楼市,在四月暖春里的火热温度。此次开放的20000平方米"实景体验区"是"中庚城"以未来交付标准而打造,还原未来生活真实情境,其品质魅力赢得市民好评如潮。十年中庚,礼献一座城。"中庚城"在入市之初便以"造城"气势深入人心。社区规划了28幢16-40层 ART DECO 经典风格建筑群,最高层高超过120米,俯瞰两江,勾勒金山板块完美天际线。300亩的磅礴开发体量,堪称2008年金山板块的地标之王。  相似文献   
13.
“自然法”在其动机目的,求真方法、历史作用等方面颇具进步因素。一些学者趋之若骛,但又因其带有臆造、歧义等严重瑕疵而最终被认定为似是而非的谬说。  相似文献   
14.
十与八     
一出租车司机拉一名外地乘客绕圈儿。绕到第六圈时,乘客指着路边的一尊雕像说:“你们这儿的雕像可真多,一路上我都看见了六尊一模一样的、”司机出了一身冷汗,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对陈衡哲小说的独特性——“非女性化”的形成,给予全新的阐释。在对女性经验的处理中,陈衡哲更多地关注着选择了事业与精神之爱的现代女性文化的置疑。但她对写作题材、小说样式以及叙事角度的选择,却又拉开了作品与自我经验距离。这与其优裕的写作心境以及对女性命运的清醒认识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一个成功的“造命”的女性,其创作的重心在于艺术表达的竭力完满而非探索生存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孟浩然诗语出自然,不事雕饰,风格清淡旷远。山川景色的描绘往往流露出强烈的感情色彩。以各种艺术手法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是孟诗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7.
"立法正确"的神话诞生于近代西方工业化的扩展和民族国家的形成,以"新国家学说"所主张的形式与内容相分离为理论基础.首先,它主张立法形式的正确性,要么将立法内容交由权力决定,使"恶法亦法"成为题中应有之义;要么认为内容出自形式,这纵然令人向往,但终究是个"神"的问题.其次,它假定立法内容的正确性,立法者不颁布"卑鄙的"法律,德国民族社会主义的立法实践,使这一假定成为彻底破灭的神话."立法正确"的基本神话,可推出另外两个神话:⑴禁止法官造法和准确把握立法原意;⑵启蒙百姓懂法.同样,这两个神话也是永远不能实现的.文章还探讨了"立法正确"的神话破灭后之可能出路:一是人民的反抗权难题;二是法官如何以理释法.  相似文献   
18.
"立法正确"的神话诞生于近代西方工业化的扩展和民族国家的形成,以"新国家学说"所主张的形式与内容相分离为理论基础。首先,它主张立法形式的正确性,要么将立法内容交由权力决定,使"恶法亦法"成为题中应有之义;要么认为内容出自形式,这纵然令人向往,但终究是个"神"的问题。其次,它假定立法内容的正确性,立法者不颁布"卑鄙的"法律,德国民族社会主义的立法实践,使这一假定成为彻底破灭的神话。"立法正确"的基本神话,可推出另外两个神话:⑴禁止法官造法和准确把握立法原意;⑵启蒙百姓懂法。同样,这两个神话也是永远不能实现的。文章还探讨了"立法正确"的神话破灭后之可能出路:一是人民的反抗权难题;二是法官如何以理释法。  相似文献   
19.
《清文启蒙》是清代一部满汉对照,学习满语的教科书,该书的第二册内容为对话体,是对当时口语的记录。书中有一些特色词语,一方面体现了当时的口语,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近代汉语词汇的面貌,如勒掯、剪决、响快、造定等。但是这些词在词义的理解上尚存在一些问题,运用一些训诂手段,对这些疑难词进行考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近代文献,了解近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顾颉刚提出“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的理论,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理论的重要创见。这套理论曾震惊一时,后来又转归沉寂,其原因值得探索。本文拟对这套理论的产生、成就和局限作出分析,以求能正确理解这套“层累造史” 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