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68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72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160篇
社会学   138篇
统计学   18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5 毫秒
41.
对齐美尔而言,现代性的历史就存在于货币经济的发展之中;是货币经济,而不是资本主义引起了现代社会关系的转化,而且货币经济也是现代都市生活风格的主要根源.成熟的货币经济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构成了齐美尔现代性分析的核心,齐美尔从货币的影响及其所带来的文化后果来分析货币这一不可或缺的经济符号,并成功地将原本是经济符号的货币转化成为了一种现代性的表征符号.  相似文献   
42.
《经理人》2010,(9):106-107
作为一名摄影师,Frank喜欢大都市的喧闹也喜欢郊外的宁静,而纵横驰骋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总能让他找到自己对现代社会最独特的视角,他疯狂的迷恋着简约而有力量感的线条,这也正是他摄影中最重要的风格。  相似文献   
43.
不管是发达的大都市,还是偏远的小山村,都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既没有传说中的侠肝义胆,也没有惊世骇俗的伟业,更没有感天动地的故事;他们是生活在数海里的一群人。那平淡无味的数字组合,那烦琐细小的数据与报表,是他们朝朝暮暮、年年岁岁的厮守。  相似文献   
44.
2006年8月,我舍弃了在安徽老家经办了七年的幼儿园,把孩子丢给种地的父母,和爱人一起来到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  相似文献   
45.
刘士林 《学术界》2008,(1):70-85
2007年,中国社会的都市化进程与都市文化研究同步发展.在城市发展环境与都市精神生态不断恶化的当下,从"美国梦"向"欧洲梦"的转型标志着一种生活方式的新理念与新智慧逐渐形成.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提出昭示了中华民族在城市化进程中"向内转"的创新模式,代表了中国城市更高层次发展的需要与方向.出于现实的与学术发展的需要,以环境、生态、精神健康为对象的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在全球范围内应运而生,并出现越来越繁荣的研究局面.对GDP的怀疑与批判表明中国经济学家开始"悔其少作",幸福经济学成为"对经济学研究目的和内容的一种回归".都市化进程不仅打破了地理-民族-国家的传统分界,也融化了文化、意识与心理等方面的隔膜,带来了一个产生大思潮、大思想与大学术的大时代.城市(都市)文化成为城市化加速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在都市化进程研究、文化城市与文化都市研究、以艺术之城为中心的艺术与城市文明研究、"新农村"与"城市群"关系研究、都市文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运河"申遗"相关的运河城市群研究、江南城市社会与文化研究、都市文化学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市文化学研究在2007年度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6.
刘重 《城市》2007,(4):11-13
一、日本横滨建设国际港口城市的三大特色 (一)突出港口特色,发挥港口优势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港口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相似文献   
47.
产业结构与世界大都市整合是建设国际大都市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分析了广州产业结构调适的必要性,认为广州与国际大都市相比较有明显的不足,因此必须从产业结构化、产业创新、产业成长的环境等方面着手,以产业发展的市场为导向,利用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迅速整合世界大都市产业发展的趋势,建立高度外向型、国际化、创新型协调发展的城市产业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48.
城市减压是城市化发展后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但一直以来治标不治本:高路网经济"闭关自守",发展空间受阻,双方"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那么,我国东部许多实力相当、规模接近的中小城市群,与纵横交错的高路网要实现优势互补,就要双方联动.确立点轴地理经济形态,依托高路网,发展以服务区经济、道口经济、虚拟城区特色经济为主导的高路网经济,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区域经济模式:虚拟大都市区.以浙中城市群为例,构建"婺州大都市区",以虚拟化形式实行大都市带动区域发展,达到城市减压、高速公路创收、点轴区域经济发展三赢态势.  相似文献   
49.
<北京纪事>:文化是现代奥株匹克运动的支柱之一.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会给北京文物保护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对此,北京文物局出台了哪些重点措施?  相似文献   
50.
刘士林 《社会科学》2008,42(6):13-25
从全局性、深层次与战略发展的角度看,最能代表中国改革开放实绩的是城市、"大都市"与"城市群".整齐划一的计划经济模式与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影响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两个最关键的因素.中国城市的改革开放可相应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恢复、起跑与积累阶段.与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相适应,以"城镇"与"小城市"发展为主体的"城市化进程"是其标志与主要成果;二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以"大都市"与"城市群"为核心的"都市化进程"构成了中国城市发展的主旋律.从"城市化"到"都市化"的飞跃.是中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结果.对于中国的"大都市"与"城市群"而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育不足和发展不全面.如何超越粗俗的欲望与低级的物质享乐,防止在未来发展中走向"罗马化",是中国都市化进程面临的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与光荣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