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5篇
丛书文集   82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37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文章以近代中国乡土社会的天主教民为对象,将教民在日常生活及义和团运动这两种不同情境下的信仰状态与行为状态结合起来考察,从宗教信仰的形成、发生及其对教民日常生活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对近代中国乡土社会的天主教民的信仰特征作了一个较为系统的耙梳和剖析,由此揭示中西两种不同的宗教文化在中国下层社会冲突、离合与熔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2.
外国传教士在华报刊活动伴随着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历程,推动了中国近代本土新型报刊的兴起并进而影响中国社会进程。作为在华传教士报刊活动的两支主流,在华基督教报刊和在华天主教报刊呈现阶段性发展态势和特征,前者经历了起步期、停滞期、初步发展期、转型期、快速发展期、持续发展期,后者经历了发端阶段、初步发展、勃兴时期、快速发展、深入发展阶段。外国传教士在华报刊活动的历史分期是正确认识其发展轨迹和规律的基础。其历史分期反映了外国传教士在华报刊活动的发展态势及其在传教事业和西学东渐过程中对中国社会和本土新型报刊兴起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1605年,开封犹太人艾田前往北京拜会利玛窦,利玛窦随后派遣使者到开封实地调查.之后至开封进行考察的耶稣会士还有艾儒略和龙华民,他们坚信能够归化开封犹太人.真正实施归化开封犹太人夙愿的人,是后来首位来豫开教的意大利教士毕方济;延续其事业的人,主要是葡萄牙教士费乐德、奥地利教士恩理格;真正完成对犹太人古教古经系统考察、撰写出最有价值著述的人,是清初葡萄牙教士骆保禄、法国教士孟正气和宋君荣.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关于中国开封犹太人古教古经的追寻,是为其在华传教活动寻找提高权威性的重要依据.可以说,耶稣会士早期在河南的地方性传教活动,是与寻找开封的犹太历史追忆相呼应的.  相似文献   
104.
《21世纪》2010,(6):32-33
教皇庇护十世的故乡特拉维索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小城,它没有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那样大的名气,有关资料在国内很难找到。有人问我,知道对天主教进行现代改革的鼎鼎大名的教皇庇护十世(1903-1914年在位)吗?他就是特拉维索人。  相似文献   
105.
2012年9月17日,国家宗教局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经验交流会暨宗教慈善周启动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发来贺信。国家宗教局局长王作安出席并讲话。湖北省委常委、副省长、省委统战部部长张岱梨出席会议并致辞。回良玉副总理在贺信中指出,  相似文献   
106.
1922年,罗马教会宗座代表刚恒毅来华,落实教廷《夫至大》通谕,并于1924年召开第一届教务会议。此次会议的重点是培植本地籍神职人员,并将传教事业与西方列强殖民主义脱钩,建立一个正常的和本地化的教会。  相似文献   
107.
许澈 《老人世界》2010,(3):38-40
关于《罗马假日》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第一大城,已有2500余年历史。它是一座艺术宝库、文化名城,也是罗马天主教廷所在地。罗马位于台伯河平原下游,是意大利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还是古罗马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108.
张先  清王荟 《学术月刊》2015,(4):154-159,127
17世纪西班牙天主教会曾经多次派遣传教士进入当时郑成功家族控制的东南沿海地区传教,尤其是方济各会士利安当、文度辣等人,更是深入郑氏家族内部,与郑氏家族重要成员有过直接接触,基本上可视为是同时代郑氏家族兴衰的见证人。他们在华传教期间,撰写了不少反映郑氏家族内外活动的书信报告,其内容涉及郑氏家族与马尼拉的早期关系、郑氏家族与澳门葡人之间的交往、郑氏家族经营安海的情况、郑成功的抗清活动等,内中不乏许多以往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透过这些弥足珍贵的西班牙文资料,有助于学术界深化郑氏家族史与明清易代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9.
史学界对底层天主教徒,尤其是女教徒研究极为欠缺,杜氏书信的发现为我们考察19世纪天主教及教会教育提供了一份难得的原始文献。分析杜氏书信的文本,可以了解中国乡村女教徒对天主教概念和词语的运用,以及宗教话语在其性别表达与身份认同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宗教崇拜"和私人情感表达的借用与错位,可以揭示宗教话语在传授过程中被普通信众内化、挪用、再创造的过程。杜氏书信还体现了一种对教义文书的刻意模仿,信仰以宗教话语的形式成为女教徒书写与情感表达的工具,教义灌输也为她们形成和表达自己的宗教及性别身份提供了方式和途径。对杜氏书信的研究,有助于考察19世纪中晚期天主教如何进入中国本土社会,如何影响并改变普通中国教徒的信仰、情感及个体表达。  相似文献   
110.
四川天主教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1640-1910年天主教入川可分四个时期:发轫时期、冲突时期、加速发展时期、黄金时期。天主教入川的时间集中在同治年间,但在不同教区又有时间上的差异。川东教区集中在康乾时期,川西北教区集中在同治年间,川南教区则在同治之后。不同教区间的传入时间、教堂数、教徒数亦呈现出空间的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交通、宗教文化、人口密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