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86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48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35篇
理论方法论   56篇
综合类   658篇
社会学   324篇
统计学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2001年12月18日,89岁的力群离开太原移居京城,与儿子阿强夫妇入住北京昌平一个文化小区,小区背靠青山,环境十分幽静。力老安顿好后,于2002年2月3日给我来过一封信,信中写道:"我离开太原已一月多了,时  相似文献   
72.
"性天思想"是一个以"天—命—性—道—教"为心性论基调的思想模式,重点在"性"与"天"。它所要讲的是"性"的起源,所要解释的,是心性问题,以及如何"存养省察"的修养功夫。它系统地解释了宇宙道德生命是上天降命、赋予人性而衍化的原理。人们通过诚、敬之道,尽心、知性、知天,而能以天之德为法则,致力于使道德生命与"天"合而为一,达到形上与形下的超越性统合,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人人成圣成贤的社会终极目标。这也是思孟学派建构道德圆满形态之理想社会的重要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73.
文章旨在探讨《老子》为何将“吾不知其名”的“天下母”“强字之曰道”。通过梳理文本中“道”字所需承担的创生性、规律性和法则性三种功能,以及追溯《老子》之前“道”字的已有内涵,我们确证两者之间存在符合关系。“帝”与“天”在充当至上概念时所暴露出的人格性、具象性以及外在干预性等缺陷,使它们丧失了与“道”竞争的可能。  相似文献   
74.
吕剧《补天》获得戏曲界和文化界一致好评,掀起了吕剧热演的高潮。透视《补天》获得成功的因素,发现其传播内容、传播功能和传播符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从传播学的视角对此加以解读,对于吕剧乃至地方戏曲的创新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5.
刘军 《经营管理者》2013,(1X):375-375
<正>一、人与人的和谐思想1."兼相爱、交相利"的复合价值观,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墨子深刻认识到混沌社会状况造成了人们畸形心理,长期的战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自私自利、反目成仇。墨子认为:"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者,以不相爱生也。"(《墨子,兼爱中》)意思是说,一切祸乱都源自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不相爱"归根结底是一种单纯的"利己观",为解  相似文献   
76.
天琴演变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琴从宗教仪式道具演变为壮族综合艺术中的一种乐器,同时实现了承载历史的文化价值与族性认同的人文价值。天琴的内涵与中国特有的“天人”关系有相通之处,天琴艺术及其文化内涵在不同时期对壮族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7.
在先民的思想世界中,“天”兼具自然性与宗教性,但是在周以后,随着人文精神的觉醒,“天”的这两种性质逐渐分离开来,一方面是其自然性凸现出来而与人相分离;但更重要的是“天”的宗教性的意涵转化成为人的道德的根源,因而具有了本体论的意味,但它与人的终极关怀和功夫修养仍然紧密联系。因此,通过与西方理性主义思想传统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儒学同时具有宗教性与哲学性的特质。  相似文献   
78.
79.
李清霞 《唐都学刊》2011,27(4):51-54
《机电局长的一天》和《无畏》都是"文革"后期产生过广泛影响的小说,它们真实地反映了工农业战线上从全面整顿到"反击右倾翻案风"的社会现实,由于政治对作家的选择不同,两位作家在"文革"结束前后的政治与文学境遇也截然不同,这直接影响着他们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心态和文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0.
热面孔     
《东西南北》2014,(22):8-9
金正恩:终于露面 据朝中社10月14日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日前视察了新建成的卫星科学家住宅小区和国家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这是41天来朝鲜媒体首次对金正恩新的视察活动进行报道。在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刊发的照片中,金正恩身穿深色套装,面带微笑,手拄深色手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