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1099篇
劳动科学   1146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282篇
人口学   74篇
丛书文集   547篇
理论方法论   250篇
综合类   1095篇
社会学   413篇
统计学   25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412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300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职业时空》2005,(3):50-50
上世纪末期,美国劳动力市场的一大特点是不少公司鼓励老年职工提前退休,以便腾出岗位招收年轻员工进而提高效率。但是,近年来这一情况逐渐出现逆转,老年人开始成为美国劳动力市场上的"新宠"。近几年来,美国50岁以上的劳动力日渐"走俏"。这在零售、保健以及其他服务业中表现尤为突出。比如,美国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公司目前拥有雇员总数约140万人,其中55岁以上的雇员人数高达22万多人。另外,美国医院在2003年和2004年招收的18.5万名护士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竟多达13万人,占招收总数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42.
我国的失业问题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探究其成因必须立足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我国的工业化模式、产业发展格局、二元经济结构、经济体制改革等多种因素.解决或缓解当前严峻的失业问题,必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全国统一的有控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现阶段失业者的状况进行分析 ,不难看出我国有必要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为失业职工和下岗职工建立一个安全网 ,并做好失业救济与促进就业衔接。  相似文献   
44.
从职业流动视角来看 ,失业具有无流动性、下向流动性和被迫性 ;失业阻滞在于职业流动的规模不大 ,制度约束性太强和观念滞后 ;再就业具有上向流动性和主动性 ;再就业机制是一个由经济驱动机制、制度改革机制、就业观念转变机制和劳动力自由流动机制构成的综合性、动态性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45.
水玲 《社区》2002,(4):46-47
哪些人可享受 失业保险待遇 《失业保险条例》是为了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就业而制定的。失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的一部分,它的保障对象为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失业人员。但并不是所有的失业人员都可享受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一)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  相似文献   
46.
47.
就业矛盾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解决就业问题必须拓宽思路,探索劳动就业新空间。  相似文献   
48.
结构性失业是社会、经济、产业等结构性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支柱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强、三次产业的非均衡发展、国有企业释放人员过多是东北地区结构性失业的深层次原因。要解决东北地区的结构性失业问题,需要政府从政策上给予支持,企业在就业上有所侧重,职工在素质和心理上适应新的调整。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革现有经济体制和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则是东北地区实现经济结构和就业人员职业技能结构同步转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9.
新凯恩斯主义效率工资与失业理论解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效率工资论在新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市场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新凯恩斯主义提出了怠工模型、劳动转换模型、反向选择模型和社会模型四个模型,为效率工资论构建微观基础。但是,它所构建的微观基础是不科学的,没能从生产和流通两个层面去寻找失业存在的原因。本文试图对效率工资论进行解构。  相似文献   
50.
巴中市劳动保障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对因灾失业人员实施就业援助。一是开发公益性岗位3557个,优先安置重灾户失业人员实现就业。二是先后举办了8场受灾群众就业援助招聘会,提供岗位1.4万多个。有38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