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63篇
社会学   17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本文主要通过对性活动内生的结婚和离婚制度作出简要的经济学理性分析,以期从法经济学视角在性活动及其规制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方面获取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42.
围城中的拉拉:女同性恋给传统婚姻制度带来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亚亚 《社会学》2008,(4):48-54
相对于男同性恋而言,女同性恋的生存状态是隐蔽和被忽视的,尤其对于那些处于婚姻状态中的女同性恋,许多人更是完全没有认识。女同性恋者的婚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与男同性恋组成的形式婚姻,一种是真实的婚姻,在这两种婚姻状态中,都存在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分别对女同性恋的形式婚姻、已婚女同性恋的婚外恋以及各种情况下错综复杂的亲子关系进行案例分析,并在对已婚女同性恋所面临的系列问题进行探讨的同时,反思传统婚姻的本质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43.
林贤 《老年人》2006,(2):36-37
毛泽东感情丰富、细腻,他乐当“红娘”,在革命队伍中留下许多佳话。巧为刘少奇和何宝珍牵线1921年10月,毛泽东在夏明翰的陪同下到衡阳,以女三师为重点,开展建立党组织的工作。何宝珍就是在衡阳认识毛泽东的。后来何宝珍到长沙,便住在毛泽东家里。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她常和杨开慧  相似文献   
44.
刘鹏 《社区》2004,(24):40-41
我国实行男女结婚领取结婚证书,是从上个世纪初开始的。近百年来,小小的结婚证书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民俗民情。笔者收藏的这3张结婚证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不同时期的婚姻制度。民国时期使用的“婚书”与“订婚证书”中国最早的结婚证书产生于20世纪初,那时统称为“婚书”或“  相似文献   
45.
中国封建婚姻制度腐朽落后,毛泽东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在领导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把打破封建婚姻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建立了一夫一妻、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的全新婚姻制度,实现了中国婚姻制度的伟大变革。毛泽东不仅是这场变革的积极倡导者和理论奠基者,也是强有力的领导者和推行者。  相似文献   
46.
婚姻家庭关系是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而《婚姻法》正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重要法律。2001年4月28日颁布实施的《婚姻法修正案》:对1980年的婚姻法进行了重是修改,增设了家庭暴力制裁制度、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探视权制度等,填补了立法空白,使公民特别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但由于现实生活中社会关系的复杂,多样性,实践中对《婚姻法》中相关规定的理解还不尽一致,一结条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现就实践中争议较大的几个问题发表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47.
无效婚姻制度设计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新婚姻法确立的无效婚姻制度,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无法充分保护无过错方、弱势方的正当权益。而且,和其他国家的很大差异会引起“挑选法院”以及判决不易在域外得到承认和执行的情况出现。所以,应对此进行仔细反思。  相似文献   
48.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也是一部研究先秦时代婚姻家庭问题的珍贵史料。本文根据有关古代婚俗著作的论述 ,结合《诗经》所提供的材料线索 ,对先秦的婚礼、婚姻制度以及相关的一些习俗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先秦贵族婚礼有六道手续 ,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先秦的婚姻制度除一夫一妻制和媵妾制等主流外 ,还有“群婚制”、“内婚制”、“收继制”等特殊形式。先秦的婚礼制度表现出了先秦婚俗文化的多元性 ,在《诗经》中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相似文献   
49.
马汝军 《学术论坛》2002,(2):107-110
战国是中国婚姻史发展的变革时期。较之前代 ,这一时期婚姻观念表现出的特点是 :婚姻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观念带有普遍性并深入人心 ,同时两性伦理则表现为严格强调男女有别 ,对女子特别提出劝勉以贞的要求。战国婚姻观念的形成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内在动力的 ,而富国强兵则是战国婚姻观念形成的政治要求  相似文献   
50.
从发生学视角重新解读婚姻制度和配偶权,婚姻制度可被理解为一种关于性资源的产权制度,它首先是同性之间的互不侵犯,其次才是两性之间的互助合作。由此,配偶权首先被视为丈夫对其他男性、妻子对其他女性的权利,其次才被视为丈夫对妻子、妻子对丈夫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