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63篇
社会学   17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周一,总监终于在企划中心便会上宣布,我和吴歌分别成为创作部和设计部的总门经理。  相似文献   
52.
倍受社会和群众关注的《婚姻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2003年8月18日正式颁布,新条例分总则、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档案和婚姻登记证、罚则、附则等共六章二十二条。将于200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全国人民婚姻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我国的婚姻登记制度;对于保护婚姻自由、  相似文献   
53.
陈望道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关键性人物之一,陈望道青年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理论体系的重要源流.在五四时期,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共产主义者从"总体解决"的维度提出了近代中国青年解放的"国家方案",其核心要义在于把青年解放系于国家解放和政治解放的前提之下.陈望道在秉持马克思主义阶级政治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近代中国青年解放的制度性障碍是旧式婚姻制度,青年解放的基础在于冲破传统家庭对青年婚恋的束缚,让青年获得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这就是陈望道关于青年解放的"微观方案".陈望道青年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早期发生域,并在当代中国改革进程中展现出全新的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54.
中国古代帝王后妃制度渊源于我国远古传说的五帝时代,它是以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为基础的,而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至周代才定型下来.本文拟对中国古代帝王后妃制度的渊源、基础及确立进行梳理,以使读者对这个与我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相始终的国家帝王婚姻制度有一个更深入地了解.  相似文献   
55.
中国封建社会是以男权为核心的等级制社会,封建制度下根深蒂固的男权文化决定了男女两性之间特殊道德关系的形成,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其存在价值只有在服从并保障男权永远至高无上的前提下才能得以实现.吴组缃的<菉竹山房>通过二姑姑的人生悲剧真实再现了旧中国男权社会的黑暗现状,并触及女性悲惨命运的最触目惊心之处,多角度地批判了封建顽疾对人性的禁锢、生命的摧残.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作者首先从女性视角对畸形的婚姻形式--冥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指出封建婚姻制度就是扼杀无辜生命的祭坛.其次,从政治的层面对封建宗法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指斥,深刻揭示了宗族观念对男权的强化最终使女性成为了封建宗法制度的牺牲品.再次,从人性的角度无情鞭挞了封建伦理道德的反人性,指出封建伦理道德是奴役女性的精神枷锁,从而彻底否定了封建制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6.
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度盛行 ,宗族组织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姓氏作为宗族血缘的符号和标志 ,人们赋予其很多的文化意义。这种文化对古代法律也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本文就传统姓氏文化与古代的家族制度、与古代的婚姻制度、与立后收养制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7.
古罗马的婚姻制度是了解其社会的独特视角,通过它可以获悉古罗马社会转型时期的订婚制度、婚烟形式、嫁资制度、离婚制度等诸多历史信息,其演变历程也体现了古罗马两性关系的变化、妇女地位的提高、婚姻观念的改变。  相似文献   
58.
我国无效婚姻制度在认定标准、宣告程序方面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但在无效婚姻的认定条件方面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早婚、近亲结婚及结婚的疾病等方面;在婚姻无效案件审理程序方面也存在着不足.对此,需要在相关立法上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9.
60.
郑建仁 《决策探索》2003,(10):34-36
中国有句古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细一思量,为何不倒转过来?难道职业和配偶的正确选择,对男性与女性的重要性不一样么?类似的说法还有不少,比如"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对此很多女性自身也持赞同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