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2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159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44篇
人才学   47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904篇
理论方法论   110篇
综合类   1864篇
社会学   229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1 毫秒
41.
生态意识的觉醒是人类受自然界影响作出内生性的理念意识塑造,生态意识的培育则是生态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类自觉、主动地利用法律、政策、媒介、市场等对人的行为实施强制约束、意识改造、激励引导.生态意识的觉醒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文明农业文明时代,表现为对自然的懵懂认知和敬畏;工业文明时代,表现为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反思和人与自然关系重新审视;生态文明时代,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代表的现代生态意识,开始科学认识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关系,辩证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张生命共同体理念进行协同保护和全球治理.在生态环境的培育上,媒介要发挥信息传递和知识普及功能,增强生态科学意识;用好宣传教育和思维约束功能,唤醒生态道德意识;借助示范说服和案例引导作用,激发生态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42.
张涛甫 《决策》2006,(6):24-25
沟通需要社会理性、媒介理性和政府理性三者的良性互动,单单一方“千里走单骑”,也会产生不适反应。  相似文献   
43.
网络化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存方式,但网络媒介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它对社会生活的负面效应不可避免,引导大学生适应媒介化社会生活势在必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起点在于:网络行为异化造成大学生社会角色迷失及其人格支离破碎;网络行为约束机制缺失冲击着大学生网络道德构建;网络媒介负外部性侵蚀着大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构建立体化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应着力于培育大学生的媒介伦理素养与主体意识,增强责任意识,理性使用网络媒介;大力强化教育管理者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升实践育人能力,发挥协同效应;全力优化网络生态,降低网络环境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的风险。  相似文献   
44.
雷蒙德·威廉斯是文化研究在媒介文化美学问题研究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围绕大众媒介、现代主义和“感觉结构”共同体展开的谨慎思考形成了媒介文化美学研究的现代批判形态。威廉斯认为,真正的传播是建立在共同体基础上的传播,作为对大众公式的功能阐释,现代大众传播不是建立共同体的方式而是对共同体的一种瓦解。因此,大众传播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播。要解决大众传播的问题不能从技术层面上而应该从观念机制层面上进行,通过打造并建立文化共同体的观念及其机制来扭转大众传播。对雷蒙德·威廉斯而言,文化共同体的关键是“感觉结构”的共同体,因此对文化共同体的打造必须诉诸“感觉结构”,而艺术则是“感觉结构”存在的最好证据。尽管现代主义两面性的产生表明艺术面对着从社会整体中分离出来的现实,但“感觉结构”的存在也同时表明艺术仍有力量弥合社会区分,能够成为营造共同体的助力。通过参与文化共同体的营造,艺术可以成为大众传播的批判力量。这是继阿多诺提出系统的现代媒介美学批判理论之后,西方媒介美学在英国文化研究中产生的一种与法兰克福学派既有联系又存在区别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45.
英语报刊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媒介素养为基础,了解英语国家具有影响力的报刊和媒体,了解知名英美报刊企业,掌握必要的阅读英语报刊的知识,形成自己对时事和文化的鉴赏力、判断力,以及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培养学生阅读英语报刊的能力,从而实现语言和文化双收益。  相似文献   
46.
全球文化秩序长期以来都被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所主导,其突出表现在媒介与传播资源从西方发达国家向欠发达国家的单向流动,从而在某些欠发达国家形成主导地位,文化殖民成为可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媒介资源流动方向由单向发展为多向,媒介的应用背景随之改变,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重新评估也成为必然.本文透过不同市场受众对于媒介产品的反应,以及发达与欠发达国家在媒介产品内容模式上的发展与更新两个角度,分析文化殖民主义下的主导媒介与“逆流”媒介两股势力之间的对立以及相互作用的关系,并从中总结出全球媒介产品发展与更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47.
赵霄翔 《决策探索》2014,(10):77-78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浪潮,诸多新媒体形式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涌现,与我国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的时代节拍产生了变奏和共鸣。新媒体的发展体现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不断改变着我国的媒体生态、驱使着传媒业作出相应的改革;同时,传媒业的改革是对传媒属性的再认识,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对于新媒体的发展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8.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微时代已经到来,微博、微信等成了一些谣言的传播和滋生地,发生在2013年8月的"秦火火"事件和"微博大V薛蛮子嫖娼被捕"事件就是很好的证明,他们都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在网络中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然而,他们却没有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坚守住自己的底线,不惜利用网民的信任制谣、传谣,这正是他们缺失最基本的媒介素养的表现,因此,我们有必要重申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也有必要呼吁全社会加强对媒介素养的教育。  相似文献   
49.
《江西社会科学》2017,(6):109-114
当代著名的媒介文化研究学者劳伦斯·格罗斯伯格从斯图亚特·霍尔的"两个全球化时代"理论出发,在经验层面以提供反例的方式论证了"文化帝国主义"/"麦当劳化"理论对解释全球化时代"媒介图景"的无效性。格罗斯伯格使我们认识到"文化帝国主义"/"麦当劳化"理论的不足之处,然其以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部分本土化"事实"去否定"文化帝国主义"/"麦当劳化"理论可能带给我们以思想和现实启示的做法,不仅显示出美国媒介文化研究偏重经验事实、批判性较弱的特点,亦有故意回避当前文化弱势国家存在"文化帝国主义"和"麦当劳化"这一"事实"之嫌。  相似文献   
50.
一、大众传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要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是由大众传播的功能和它对人们思想的巨大影响决定的,也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目标决定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大众传播的广泛运用奠定了基础,它不但提高了大众传播的实效性、扩大了大众传播的覆盖面,而且扩大了大众传播的功能。具体来说,现代大众传播具有以下功能:一是环境监测功能。大众传媒能够持续地、公开地向人们提供大量有关国内及国际社会的信息,能够使人们明白自己面临的处境,从而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