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61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45篇
社会学   39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杜甫《题张氏隐居》诗所提及的石门山,究竟在何处?清以前各注家从未涉及。自清初孔尚任《出山异述记》问世后,才明确指出是曲阜城东北50里的石门山。此后,王士祯又将孔说收入《居易录》中,云:“孔博士东塘言:曲阜县东北有石门山,即杜子美诗《题张氏隐居》所谓‘春山无伴独相求’、《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所谓‘秋水清无底’者是也。李太白有《石门送杜二子美》诗,‘何时石门路,更有金樽开’亦其地。山麓今尚有张氏庄,相传为唐隐士张叔明旧居,张盖与太白、孔巢父辈同隐徂徕,称‘竹溪六逸’者也。  相似文献   
72.
北魏前期的选官制度是与奴隶制经济基础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的奴隶主贵族官职世袭制。其中,内侍官选任制、大师小师制、荫任制和领民酋长世袭制,就是这一制度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通过上述制度的实行,不仅确保了拓跋奴隶主贵族的世袭政治特权,从官僚体制上加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而且也维护了北魏前期在边境及塞外地区推行的种族奴隶制度,对巩固北魏奴隶制政权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五一广场东汉简牍中有许多“任”、“保任”的记载,大多指诉讼或执行过程中对嫌疑人及罪犯的担保,主要担保其不逃亡或继续犯罪。担保人通常需要出具书面保证。相关记载对解决以往有关“五任”及“无任”的讨论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74.
中学教材中对“通邑大都”的一句的解释分歧较大,意思很难贯通,文章结合大学古代汉语教材、古代文学教材、工具书、司马迁《史记》文本等注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通邑大都”承前省略了“传之”或是采用“古文共用”手法.  相似文献   
75.
钟明善教授,生于1939年,1960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现为西安交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物馆馆长、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书法系名誉主任。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顾问、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于右任书法学会名誉会长、西安书学院院长、  相似文献   
76.
评价工作液俊入所造成的地层报害是保护储层的钻井完井技术的基拙工作.本丈应用高泥高压多点长宕心摘害评价系统,对西那某油田休罗系若心进行了泥浆泌液任入实脸研究.所获得的涟液设入深度、摘害深度,很害程度及宕心含油饱和度变化千方面的结果,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上有-定价值.  相似文献   
77.
竹林名士嵇康提出非汤武而薄周礼、越名教而任自然,主张返归自然,反对名教礼制。他率性而为、逍遥游放、超尘拔俗的行为方式,既体现出个性自由的人格特色,又影射出内心深处的苦闷与彷徨。在他的身上有主体意识的觉醒、审美人格的彰显和对立人格的冲突。  相似文献   
78.
79.
书余孝子事     
平江余翁种菜为业常苦山兽及盗害截竹筒实药鸣夜示警张敬绕督湘扑党人急或告有匿余  相似文献   
80.
于右任先生以创立、推广、书写“标准草书”而闻名,其草书以书写“标准草书”为主,但并非完全书写“标准草书”,而是有其自身的艺术特点和发展历程;从于右任先生的草书书写实践出发,力图廓清“标准草书”和“于体草书”的界限,将其草书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认为于先生的草书,由偶尔为之到倾力为之,体势上由平正入险绝,尤其是通过融碑入草、以章入今、夸张变形等方式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到了晚年则洗尽铅华,弱化了笔下的对比因素,在绚烂之极处归于平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