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当代儒学复兴运动中的"康党"以"新康有为主义"立教,而康有为只是一个伪儒家,其思想实乃对儒家义理之背离。康有为有多重身份,作为学问家他歪曲儒家义理以为政治之用;作为政治家,他伪托孔子之名以为变法之用;作为宗教家,他以孔教之名以为宗教干政之用;作为所谓的"南海圣人",他有"圣人"之名而无圣人之实,实乃一代伪儒、贼儒。  相似文献   
52.
中国近代以降,帝制的颠覆使得天命论失去了最终物质承担,人的存在价值失去了依据,社会出现了价值迷失的局面。为了应付价值迷失和对抗帝国主义的宗教文化侵略,康有为推行孔教运动,以统一国人的信仰,规范道德,整治人心,抵抗耶教,通过重建价值体系达到“救世”和“救心”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53.
道咸以降,中国文化危机四伏。为了保存传统,文化保守思潮应声而起,以中体西用论为旗帜,历经康有为的孔教活动、章太炎的国粹主义形成一个明显的思想流派。康有为是晚清文化保守主义的领军人物,他主张珍视传统文化,同时借鉴西方文化,希望藉此使传统文化再焕光辉。文化保守思潮对中西文化关系有深刻的理解,影响了近代中国文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54.
清末戊戌间,康有为欲变法以救中国,然而,其对君主专制的批判使儒学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因此,康有为借鉴了基督教等宗教的某些理论与仪式,试图从理论与实践上将儒学建立为宗教.康有为的这种努力不仅是出于变法的需要而保全儒学,而且,他试图通过对儒学的重新阐释,使儒学能够在现代社会依然发挥普遍的作用,甚至能够融摄西方文明的某些方面.然而,康氏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而儒学承担政治功能的一线希望亦最终破灭,其旧有的制度基础亦不复存在.文章主要论述了康有为建立孔教的种种意图和实践活动,以及儒学在现代社会重建的可能性,包括其面临的机遇与问题.  相似文献   
55.
唐明贵 《阴山学刊》2002,15(6):9-13
康有为生逢中西文化大碰撞的际会风云,深受古今中西诸学的熏陶,博通古今,学贯中西.他突破了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束缚,在检讨中国文化若干不足基础上,比较了中西文化的不同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并进而提出了会通中西的文化观.他反对全法欧美、主张保持和弘扬孔教的文化建设学说,对我们构建当代新文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6.
20世纪以来,中国思想界对文化的态度不外乎"全盘西化","文化本位"、"中西结合",而且这一切都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事实上,"五四"思想史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关键词的误读或歧义造成的,本文以"孔学"与"孔教"之思想史关键词的辨析为切入点,对"并立而竞进"之多元观念作了实证性梳理.  相似文献   
57.
文章通过清末民初儒教之争的主要人物康有为和陈焕章的观点进行分析,并与利玛窦时期的儒教之争进行对比,从而凸显第二次儒教之争的历史发展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8.
段正元是现代中国在民间弘扬儒学的大儒,他办道德学社,讲学各地,阐扬孔子大道,实行人道贞义,提倡世界大同,希望天下太平。其思想非常丰富,这里主要介绍他的孔教思想与实践。区分道与教:以道为本根,教为枝叶。孔子之道是智仁勇三达德下学上达之人道,孔子之教本末兼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宜古宜今,宜中宜外。孔子集万教之大成,有教无类,开万教大同之先声,仍然有其现代价值。儒道佛三教合源,万教归儒。孔教踏实,不尚空谈,注重实行实德。段正元言行一致,躬行实践。今天需要以儒道为理念推行儒家思想,注重实际教化,建设和谐社会,推动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59.
张映伟 《人文杂志》2007,(6):135-139
本文以《新青年》对孔教的批判为出发点,深入分析《新青年》从彻底反孔教,到部分肯定孔教,到宗教替代说的历程,揭示出隐藏在这种历程下的思想基础,指出五四运动中存在着忽视天人关系、忽视道德情感的倾向,这种倾向使得五四运动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五四运动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不谈天道人伦的道德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60.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了自救运动,先后经历了康有为、谭嗣同的孔教时代,梁启超的儒学时代,章炳麟的国学时代等.这些不同文化形态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反映了当时人们在西方文化的坐标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种反思.儒家文化先后被解释为与基督教类似的宗教、不同于西方物质文化的精神文化、落后于西方文化的文化等.仔细考察这些不同形态对于我们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命运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