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61.
62.
63.
彭燕韩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国学泰斗任继愈教授驾鹤西去,他撰写并主编多部重量级国学巨著,影响深远。新中国成立伊始,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哲学,反对在旧中国时期研究中的各种唯心主义观点;尤其是提倡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宗教,开了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宗教学研究之先河,为此受到毛泽东的关注与赞许。他关于"儒教是宗教的论断"是在调查了解孔教在旧中国的创立,以及香港孔教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取舍,综合后提出的论断。引起了宗教学界的关注与讨论。为了有助于解码任老这一观点,本文概述了孔教在旧中国之创立,及后续迁移至香港,以及时至今日香港孔教的理论与实践,使读者对一国两制的香港今日之孔教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相似文献
64.
对于民国初年的读书人而言,如何建设新生的共和国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除了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建设外,共和国还呼吁道德重建。与效法欧美的思路不同,不少态度保守的读书人选择从传统中寻找思想资源,试图通过读经和孔教入宪的方式来保存伦理道德。无论借助的是阅读还是宪法,他们希望在一个急速变动的时代重新确认伦理的意义。虽然存伦常于共和时代的努力失败了,但是他们调适的取向却表达了文化民族主义的诉求,呈现出民国初年思想界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5.
毛朝晖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4)
唐文治是民国时期理学与经学大师,并且提出了系统的孔教主张,在民初的孔教论述中独树一帜.然而,他的孔教思想长期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这里尝试分析唐文治关于孔教的宗教性、重要性的论证及其复兴孔教的方法论,从而对唐文治的孔教观提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66.
孔教运动萌芽于戊戌变法时期,兴起、发展于民国初期,袁世凯当政期间一度高涨,张勋复辟后趋于衰落。孔教运动由兴而衰的启示是:振兴孔学的关键在于孔子学说本身能否适应时代发展,而非其他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67.
作为对儒教中国的政教传统谋求一体改造的近代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却引发了孔子观念与孔教信仰的深刘裂变,而且使近代保守主义者呈现出了各自不同的、乃至绝不相容的种种面孔。他们在守旧与开新、尊孔与保教、纲常名教与自由平等之间,做着各武各样的选择。正是他们那各自不同乃至彼此对立和冲突的选择意向,预示了儒教中国在近代注定走向解体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68.
晚清文化保守思潮述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晚清文化保守思潮是一种在中西文化交融过程中 ,力图维护中国文化主体地位的社会思潮。自道咸以降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陷入危机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 ,文化保守思潮乘势崛起 ,以中体西用论为滥觞 ,经康有为的孔教活动、章太炎的国粹派而形成一个明显的思想流程。文化保守者们主张发扬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 ,借鉴西方文化的若干长处 ,希望以此使传统文化重焕生机 ,从而达到文化保守的目的。这一思潮影响了近代中国文化的走向 ,其关于文化建设的一些设想及其对现代化的认识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9.
薛子燕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4):93-98
民国初年,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剧变和西方现代价值观念的涌入,儒学价值的主导性地位开始失落,近代儒学的发展陷入困境。面对这种困境,康有为试图推动儒学宗教化由理论走向实践,重建儒学价值体系。这最终发展为两种不同的结果:在政治意识形态层面,为专制制度提供理论依据的孔教,被为共和制度提供理论依据的民主与科学所取代;在民族文化认同层面,原来的主导性儒学价值观变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在寻求新的组织制度依托的努力中进行新的民族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0.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反孔教的两难取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文化运动期间,作为文化激进主义者的陈独秀以激进的反传统、反孔教的态度著称于世。然而,在激进地反传统、反孔教时,其价值判断上也出现过两难取向。本文从三方面对此种两难取向分析后认为,这其实是整体上反传统、反孔教无法摆脱的矛盾心态的一种表现,而从根本上说,则是观念先行和理论后置之间的落差造成的直接后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