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5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377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542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吸取了精神分析文论资源,对以机械反映论为哲学基础和庸俗社会学为内容核心的传统反映论文学观进行了批判和改造,提出了主体论文艺观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文艺观等新的文学观念,促进了文学观念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82.
试论《太平经》的“解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除"术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方术,在民间社会中十分流行.汉代典籍<太平经>对此多有载录.本文诠释了"解除"概念的基本内涵,指出<太平经>中"解除"所指之对象大抵可分为四种性质--解除疾病,解除灾厄或愁苦,解除生人之承负或过错,解除"重复"之厄、断绝注连死亡等;结合汉代的有关考古材料,侧重论述了<太平经>中第四种含义之语境下"解除"术的施用情况.最后,鉴于"解除"术与"建除"学说具有密切联系,本文简要介绍了<太平经>所载"建除"学说的情况.  相似文献   
83.
"立法正确"的神话诞生于近代西方工业化的扩展和民族国家的形成,以"新国家学说"所主张的形式与内容相分离为理论基础.首先,它主张立法形式的正确性,要么将立法内容交由权力决定,使"恶法亦法"成为题中应有之义;要么认为内容出自形式,这纵然令人向往,但终究是个"神"的问题.其次,它假定立法内容的正确性,立法者不颁布"卑鄙的"法律,德国民族社会主义的立法实践,使这一假定成为彻底破灭的神话."立法正确"的基本神话,可推出另外两个神话:⑴禁止法官造法和准确把握立法原意;⑵启蒙百姓懂法.同样,这两个神话也是永远不能实现的.文章还探讨了"立法正确"的神话破灭后之可能出路:一是人民的反抗权难题;二是法官如何以理释法.  相似文献   
84.
春秋时的管仲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一匡",建立了千秋功业,但学者们对此看法并不一致.就儒家学者孔、孟、荀来看,孔子赞之"如其仁,如其仁",孟子认为管仲佐桓公乃"三王之罪人",荀子从"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角度肯定了管仲的事功.孔、孟、荀在品评管仲中表现出的不同,反映了三家在学说体系上各有取舍.  相似文献   
85.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毛泽东为解决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世纪性难题(社会主义社会还存不存在矛盾?存在着什么样的矛盾?怎么样处理这些矛盾?)而撰写的一部划时代的伟大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其重大贡献是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导方针和主要方法。但因当时社会主义实践历史时间不长、经验不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未完全弄清楚,也存在一些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86.
轻重学说是一种政府理财的经济学说,它集中体现在《管子》一书的"轻重"篇中。纵观西汉以前轻重学说的理财历史,其实施多为法家人物。就轻重学说本身来看,它不仅借鉴了法家的法、术、势思想,其内含的利出一孔、重农抑商等内容也与法家相近。从治国的角度讲,轻重学说与法家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87.
本文把"重叠共识"理念作为解读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理论的切入点.在西方社会"理性多元论"的背景下,正义论伦理只是诸种合理性伦理价值的一元,无法获得罗尔斯所期望的社会成员的一致认肯.政治自由主义正视"理性多元论"的事实,借助"重叠共识"理念在各种完备性学说与正义现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样,政治自由主义就有可能完成正义论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现代多元社会的正义稳定铺平道路."重叠共识"的理论运思无疑对利益日趋多元化的中国社会具有深远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8.
论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的伦理学基础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上颇具争议.被教条化、实证化理解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正是产生此争论的根源所在.而基于实践性、历史性语境中的解读指明了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内在的伦理学向度,即内蕴于非道德化的社会批判与社会发展话语中的对人类真正道德化生存的伦理承诺.必须回到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伦理语境之中,重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89.
隋初,尽管兼采南北朝制度,但主要沿袭北周制度,实行皇帝"五庙"制度;皇帝宗庙禘、袷祭祀制度则大致遵循郑玄学说.虽然隋炀帝意图依据周代"天子七庙"古礼,实行"七庙"制度,由于许善心等人的设想不符合隋炀帝之意,因而,至隋朝灭亡,"七庙"制度没有被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90.
专利权是一种垄断权,其客体是一种不易被人察知的无形财产,相对于其他财产权特别是物权而言,专利权表现得更为活跃,权利的空间范围更大,它可以通过有形的载体流动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甚至是外太空。由于它存在方式的隐蔽性,更易使权利相对人落入侵权的牢笼中,就像无辜的昆虫落入早已被蜘蛛编织好的蛛网中。这既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又阻碍了技术的进步,所以运用法律规制"专利蟑螂"的滥诉行为是正当的,它体现了权利义务相对应的原理,是权利保护和权利限制的对立和统一,是国家公权力对私权利干预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