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0篇
  免费   414篇
  国内免费   119篇
管理学   118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816篇
人才学   57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3574篇
理论方法论   626篇
综合类   7009篇
社会学   466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98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481篇
  2014年   801篇
  2013年   725篇
  2012年   773篇
  2011年   892篇
  2010年   841篇
  2009年   810篇
  2008年   959篇
  2007年   804篇
  2006年   686篇
  2005年   606篇
  2004年   515篇
  2003年   459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325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3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新时期"以来以马原和余华为代表的先锋叙事大大推进了中国小说叙事的现代化进程.但是这种"推进"实际上具有的仅仅是"移植"的价值,真正的中国小说的叙事革命并未到来,因为这种"革命"的本质乃是创新.而由于中国现今特殊的国情,这种创新已经无法从西方现代小说的移植中培养,所以,"中国本土化叙事革命"也就成了我们热切的前景期待.  相似文献   
52.
《社会科学论坛》2008,(3):F0002-F0002,F0003
王毅,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曾发表中国哲学、文学、史学、民间宗教、古典园林、造型艺术、“文化大革命”研究等方面的著述数百万字。近年来主要从事对中国专制社会晚期制度形态的研究,其成果集中于2007年10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皇权制度研究》。  相似文献   
53.
《高僧传》对当时及其后的文学创作有一定的影响,但历来的文学研究,都没有将其直接纳入研究的视野《高僧传》不仅好多真实的情节富于文学色彩,而且颇多真实的虚构,尽管“非有意为小说”却颇有小说丰神。后人研究魏晋南北朝小说,往往分为志人和志怪两大类别。一般而言,两者之间界限还是比较清楚的,也是符合当时小说实际的,但一篇之中,将两者和谐地融为一体的,是比较少的。《高僧传》融两者于一体,在志人的过程中将志怪不自觉地融合其中,在小说史上,具有从实录走向虚构的过渡阶段的特殊意义。因此,《高僧传》不仅是后世高僧传记的楷模,而且也为唐传奇的创作开了先河。  相似文献   
54.
2001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提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此中央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指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将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纲要》要求大力提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全体人民中形成普遍认同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55.
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不少中国现代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受到《圣经》文本的濡染,构成了小说创作的罪孽与忏悔、堕落与拯救、受难与皈依等叙事模式。他们在创作中,努力摆脱中国古典小说的伦理教诲传统模式,注重人的外部世界的观照与英雄叙事的传统模式;将对人的处境与出路的思考置予重要的位置,注重于人的内在心灵的袒露与展示、平民百姓人生的关注与描写,使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向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56.
57.
58.
《洪堡的礼物》的叙事模式是用主人公的心理时空结构故事,通过显示主人公的灵魂世界激活故事情节;小说文本故事里嵌着故事,时空交错,完成了作者设计的奇特的故事叙述。  相似文献   
59.
发轫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催生了我国社会的全面转型。特别是1992年我国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建立在体制转变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社会转型,已汇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一道融人世界范围内后发国家的社会转型潮流之中,成为一场全面的、整体性的社会结构变革。这种转型,不仅是一场经济领域的变革,而且是一场全社会、全民族思想、  相似文献   
60.
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国家,往往都有自己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从而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类世界。承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才是人类发展的正确走向。道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支柱之一,在新的世纪里,它将和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一道产生其强大的吸引力。道教文化蕴涵的许多合理思想,对现代社会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