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0篇
丛书文集   4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图片新闻     
正2014年6月28日,湖北省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第一届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武昌召开,湖北省政协主席杨松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对第一次会议以来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湖北省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成立一年多来,搭建了建藏援藏工作平台,逐漸成为全省西藏工作的"顾问"和建藏援藏工作者的  相似文献   
72.
林锦江 《中国藏学》2011,(1):128-136,144
藏传佛教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佛教三大系统之一。在香港特区基本法所赋予的宗教政策下,香港藏传佛教的发展,有着两个重要的意义:一个意义是传播自身宗教文化的宗教价值和实践;另一个意义是促进香港同胞对于包括藏传佛教在内的藏族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理解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和发展方向。文章作者根据相关的文献和实地观察所得的资料,介绍了香港藏传佛教,作为宗教、学术和文化的近30年,特别是九七回归后的一般发展状况,以及与本土佛教的关系等,进而展望香港藏传佛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3.
自明朝以来,藏传佛教在西藏就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左右着当地的政治、经济形势。南京国民政府自成立后,便认识到要加强其在西藏的统治,加强西藏地区对中央政府的向心力,就必须利用藏传佛教。这也是国民政府对西藏宗教政策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74.
科学的宗教政策,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和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冲突,在促使信教群众有序参与社会活动的同时也积极推动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合作,从而实现社会精神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实践和社会主义宗教论渗透到公共精神生活管理之中,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75.
党的宗教政策在西藏的贯彻执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公民宗教信仰问题的基本政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从和平解放前后、民主改革以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几个阶段宗教政策在西藏的贯彻实施,以及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转世灵童的寻访、认定和寺庙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在西藏的宗教政策逐渐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76.
77.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政权前后,十分重视宗教问题,通过协调儒释道三者的关系,稳定了局面,争取了人心,为巩固明朝政权奠定了思想和群众基础。他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把宗教的发展始终控制在适合自己的政治需要范围内,并利用宗教教化番荑,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为明政权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研究朱元璋的宗教政策,对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处理好当代宗教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政权前后,十分重视宗教问题,通过协调儒释道三者的关系,稳定了局面,争取了人心,为巩固明朝政权奠定了思想和群众基础.他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把宗教的发展始终控制在适合自己的政治需要范围内,并利用宗教教化番夷,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为明政权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研究朱元璋的宗教政策,对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处理好当代宗教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
80.
王东平 《西域研究》2007,605(2):70-75
北京回子营清真寺建于乾隆年间,它是清廷为迁居北京的维吾尔人出资修建的,乾隆帝亲自为该寺撰写了《敕建回人礼拜寺碑记》,该碑文成为研究清朝伊斯兰教政策的重要文献。本文就该碑文的著录情况作了梳理,并结合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对该碑文的史料价值做了阐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