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0篇
丛书文集   4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龙泉新貌     
历史的车轮不停息地走进二十世纪后20年,龙泉寺又翻开了它崭新的一页。 1979年,党和政府落实宗教政策,请僧众回寺,由高僧果心住持寺务。在鞍山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聘请有塑像经验的民间艺人,对全寺佛像进行复塑,同时恢复了以监院为首的传统的寺庙管理体制,[第一段]  相似文献   
82.
"庙产兴学"指清末民初以来,主张利用全国庙产以开办学校之风潮。清晚期及民国时期,由于部分知识分子及政府官员对佛教缺乏了解,国内外各种势力介入,不管出于善心还是趁火打劫的觊觎,在辛亥革命前后政权更迭社会动荡的大环境下,这个原本尚带有正面意义的举动,因中央权力的孤悬和社会价值失范,已经成为负面的扼杀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或文化的暴力风潮。在近代中国曾有两次规模较大的"庙产兴学"风潮,对当时中国社会文化宗教信仰意识形态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84.
论唐玄宗的宗教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玄宗在位时 ,推行了大力扶植道教的政策 ,如提高老子李耳及道教有关人物的地位 ,尊崇道教经典 ,优待道士、女冠等。对佛教则采取了“抑而不毁”的政策 ,既限制其过度发展 ,又对其加以利用。本文还分析总结了玄宗宗教政策的三个特点及其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85.
民族和宗教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地区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概述了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宗教政策在西藏的实施情况,并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长期性、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必要性、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方面对西藏今后的宗教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6.
新中国成立初期,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刘少奇,为实现国家稳定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宗教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基于对《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的解读可以发现,刘少奇制定少数民族宗教政策所内涵的思想有三个基本维度,即信教自由与团结统一的原则定位;宗教保护与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实事求是精神指导下的统上联下与循序渐进的方法统筹。完全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刘少奇少数民族宗教政策的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处理少数民族宗教问题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7.
党的宗教政策在新疆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通过大量翔实的资料,论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 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党委和各级政府广泛团结各族信教群众和爱国宗教团体、宗教上层人士,在全面正 确地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三方面,全面 落实党的宗教政策的实践。  相似文献   
88.
张践 《文史哲》2004,1(3):13-19
中国自古就有儒教的概念,按照现代学术的划分标准,其中既包括具有宗教性的"宗法性伦理宗教",也包括哲学性的"儒学"。在官方文化系统中,宗法性伦理宗教发挥了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两方面的功能,成为历代政府政治合理性的主要依据。而儒家的哲学思想,则成为历代政府制定宗教管理政策的指导原则。正确解读儒教的超验性,是理解中国古代政教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89.
90.
长征开始后,随着红军深入藏区,对于藏传佛教的认识逐渐加深,红军藏传佛教政策得以形成并完善。长征期间,红军一方面坚持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另一方面坚决限制并取消喇嘛阶层的特权,采用区分与联合的方法逐步改造喇嘛阶层,由于这一进程始终坚持团结最广泛的人民群众,因而宗教政策的实施收效明显,红军得到了藏区民众及宗教进步人士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