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8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2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8 毫秒
41.
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呼吁:官商交往在所难免,但应切记交往有"道",守住"底线";勾肩搭背、不分彼此的交往方式,会给权力的使用、自身的前途埋下重重隐患。官员的身上,往往意味着权力;商人的背后,站立着资本。二者的过度结合,往往会衍生出各种明患和隐忧。近年来,一系列重大案件,一个个落马高官,官商间的互通款曲几乎成了一个共同的标签。交往上不分你  相似文献   
42.
领导干部也是人,也有正常的人情往来和交际圈子。但是领导干部的社会交往问题,义不仅仅是关系个人生活的小节问题,而是关系党风政风、关乎廉洁从政的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意在提醒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握好“官商交往”之间的“度”,慎交友,  相似文献   
43.
张恨水小说世界是中国市民社会的镜子,它不仅以广阔的视野与时空跨度展现了中国市民社会在城乡对立、传统与现代两种文化撞击中艰难渐进的历史,而且从意识形态与社会学角度深刻揭示了以金钱权力为本位的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统治及其对人们精神和人格的奴役与扭曲是市民社会的万恶之源、悲剧之源。这一批判性主题是通过构成小说世界的三个子主题——物质主义价值观统治的观念世界、金钱权力支配的感情世界、官商一体的权力世界——表现的。  相似文献   
44.
韩愈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他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崇儒排佛,在对于商业经济,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创造性地提出一些颇具真知灼见的新观点、新主张。 一、对传统商业思想的新突破 韩愈从社会分工的必要性出发,充分论证了商业在社会经济中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45.
胡雪岩作为晚清著名的“红顶商人”,其在商业上的成功之巨和失败之速曾引起后人的诸多思考。重新审视胡雪岩商业败落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生丝投机生意的失败,如同一根导火索引发了胡雪岩整个“商业帝国”的危机;其次,因无力应对1883年金融风潮中银根短缺的困境,从而成为这次金融风潮的牺牲品;再次,胡雪岩在思维、经营和生活方式上拘于旧式,致被时代淘汰出局;最后,胡雪岩通过对政府的“投资”获得政府短暂的支持与保护,但由于整个体制的限制,他始终无法建立起一种健康和谐的官商关系。  相似文献   
46.
2008年,对于中国商人而言是个不祥的年份。在全球性的股市不振、楼市委靡、金融风暴、企业倒闭等经济衰退潮中,长期沉浸在商业狂欢之中的中国商人遭遇到最致命的打击。如果说这种打击是商人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必然要承担的周期性风险,  相似文献   
47.
张杰 《东岳论丛》2007,(5):1-14
16世纪70年代的晚明中国面临着一次构建全球经济联系的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机遇被遗憾地错失。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深层因素的考察,发现国家利益和民间商人利益的长期疏离是导致以上结果的基本原因。如今,面对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能否把握住机遇,仍将取决于国家利益和民族企业利益以及国家主义和开放主义的结合。  相似文献   
48.
正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谆谆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提升自我境界,坚定理想信念,保持高尚情操。他说,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围绕权力的陷阱太多。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总书记的这番告诫应该是有感而发。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唯GDP的  相似文献   
49.
一周声音     
官商合谋不治.矿难瞒报难止——在鸡西4.26矿难中.当地在派出13个调查组查了4天后.居然说“查无此事”。5月10日的《人民日报》评论说,是监管能力太差还是另有猫腻?而云南杨梅山4—15矿难中.出事煤矿倒是及时报告了镇煤管所.但该煤管所竞与矿主共同瞒报.销毁证据.伪造记录。这岂止是玩忽职守?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