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33篇
  免费   1285篇
  国内免费   331篇
管理学   4945篇
劳动科学   173篇
民族学   856篇
人才学   733篇
人口学   215篇
丛书文集   12216篇
理论方法论   2234篇
综合类   23478篇
社会学   2578篇
统计学   1021篇
  2024年   287篇
  2023年   934篇
  2022年   504篇
  2021年   958篇
  2020年   826篇
  2019年   982篇
  2018年   419篇
  2017年   729篇
  2016年   887篇
  2015年   1513篇
  2014年   2988篇
  2013年   2585篇
  2012年   3225篇
  2011年   3486篇
  2010年   3107篇
  2009年   3262篇
  2008年   4366篇
  2007年   3130篇
  2006年   2211篇
  2005年   2273篇
  2004年   1982篇
  2003年   1884篇
  2002年   1610篇
  2001年   1467篇
  2000年   1062篇
  1999年   573篇
  1998年   327篇
  1997年   242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要求产业结构的调整契合生产率水平的提升。违反这一要求的表现之一就是资源从生产率较高产业部门转移到生产率较低产业部门,导致整体生产率下降,即产业结构调整出现"逆库兹涅茨化"问题。梳理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脉络,可以较为清晰地把握中国"逆库兹涅茨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从城乡分割与服务业扩张两个理论视角,可以概括分析出引发产业结构"逆库兹涅茨化"风险的潜在原因,以提出防范"逆库兹涅茨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2.
成功的教学管理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首要因素,本文从如何培养、树立学习目标,如何运用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去更好的实现教学实践等切入点来谈对如何对学生成长施加有益的教学活动,并提出相应措施中的一些问题,希望在实践中能够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63.
桑金卓玛 《生存》2020,(7):0159-0160,0179
德钦县第二小学作为一所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为当地基础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同时其发展也遇到机遇与挑战,结合扎根理论,从主客位视角对德钦第二小学学生、教师、家长三个单元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问题研究及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现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4.
大学新生初入校门,由于生活环境、社会关系、学习方式等发生变化,如果不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学生未来发展和成长成才.因此,以自我同一性理论为基础,开展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研究,对于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健康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5.
利用相对"脱钩"、"复钩"理论和测度模型,对1998—2013年我国主要农作物产量增长与化肥消费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研究。基于此,对脱钩评价模型进行扩展,构建脱钩指数分解模型,对脱钩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三大作物中只有园艺作物产量同化肥消费量为强脱钩关系,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均处于弱脱钩状态。分析得出:不同作物产量与化肥消费的"脱钩"与否主要取决于化肥利用效率,农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不仅相对有限,而且作用方向多变。  相似文献   
66.
中国青少年创新教育项目已得到广泛开展,项目成果也获得积极宣传,但项目背后的实施困境却不被关注。以一项国家级青少年创新教育项目为例,通过扎根理论的研究路径,探索出一个解释实施困境的"制度—文化—行为"模型,发现制度冲突、文化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组织行为选择是困境产生的深层原因。在制度上,教育制度和创新教育项目之间存在二元合法性冲突,前者产生的强大作用力会抵消后者作用力;在文化上,激烈的高考竞争使得科举以来的应试文化得以延续,强大的应试文化使相关群体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认同心理;在行为上,个体和组织都会依据所处的制度和文化做出基于利益的理性行为选择,同时组织的行为选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此外,根据设计的"制度、文化—组织行为"二维坐标系,发现创新教育项目设想的实施情形很难存在,由当下的"现实情形"转向"理想情形"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7.
68.
69.
70.
优势观点跳脱了病理观点对"问题与病态"的沉迷,用优势取向之理念、原则和处遇方法重新建构了长者社会工作的理论内涵。优势评量模型的实务研究,为辨识长者优势和开展专业干预奠定了基础。实务方法类研究,为开展长者照顾及长者心理与精神健康服务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指引。实务运用类研究,探索了优势观点运用于长者领域的可行性,并初步呈现了运用成效。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未来可在以下三方面努力:一是将"生命历程"视角融入优势评量模型之中;二是将"文化照顾"视角融入长者照顾实务之中;三是重视以社区为场域的实务运用类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