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10篇
  免费   915篇
  国内免费   239篇
管理学   5575篇
劳动科学   287篇
民族学   722篇
人才学   1360篇
人口学   283篇
丛书文集   9349篇
理论方法论   2336篇
综合类   20167篇
社会学   4257篇
统计学   428篇
  2024年   310篇
  2023年   989篇
  2022年   610篇
  2021年   1087篇
  2020年   902篇
  2019年   1031篇
  2018年   315篇
  2017年   698篇
  2016年   983篇
  2015年   1400篇
  2014年   3464篇
  2013年   2733篇
  2012年   2957篇
  2011年   3525篇
  2010年   3108篇
  2009年   3581篇
  2008年   3780篇
  2007年   2581篇
  2006年   1878篇
  2005年   1874篇
  2004年   1451篇
  2003年   1194篇
  2002年   1245篇
  2001年   1150篇
  2000年   762篇
  1999年   405篇
  1998年   226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国有企业要努力做好人才管理的工作,运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努力提高员工的能力素质,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带动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本文就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其创新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2.
实践学时的嵌入是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模式建构的必要条件,教学方法的理顺、宏观与微观诸因素的协调,能够保证实践教学模式的有序运行。个性化考查是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于原典的新鲜性和趣味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3.
“内圣外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典型特征之一,有其历史的传承性.因此,在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语境下,从“内圣外王”理想人格中挖掘出现时代所需要的“创造”潜质,也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与逻辑的体现.创造诠释说与创造教育说为其转化出“创造”性人格,提供了理论依据.由“德”化“新”立“创”,善养创造思维多元要素,化育人生最高义,揭示出“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化为现实“创造”人格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4.
大学生法律通识教育在思想教育功能之外,还应当具有传授法律知识的功能。教育内容应当根据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所需法律素养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选择,注重针对性。法律类公共选修课程在高校层面应有系统规划,确保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课程稳定开设。法律通识教育也应当关注法律实践能力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文书写作技能。  相似文献   
25.
在钢琴演奏中,指法的科学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指法运用的是否科学、合理不仅关系到能否流畅地演奏,还关系到是否能迅速、准确、到位地诠释作品。因此科学的指法练习更加重要,它可以使每个手指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具有良好的独立性,以便在演奏中发挥每个手指的特性,达到掌握音乐的风格和语言的目的。  相似文献   
26.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对于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三个方面着手,采取政策导向、企业参与、学校培训、企业实践、测评等措施,使之得以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27.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民族观的核心主张是"各民族一律平等",并且为了真正做到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及友好相处,在民族政策实施上着重强调"反对大汉族主义"。从历史效果来看,以这种民族观为指导的民族政策已经非常有效地根除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存在于民族间的矛盾与仇恨,并塑造了今天中国社会共有的、强烈的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29.
对分课堂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与高校课堂改革目标相一致, 为现阶段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带来了更多可能.将对分课堂模式融入高校课堂, 开展教学模式设计和教学模式实践, 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不能仅停留于理论层面, 更应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