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16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255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4 毫秒
41.
马龙潜 《文史哲》2007,4(5):117-122
文艺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学的理论支点,正是由于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不同理解,才导致了理论界对文艺本质的不同界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当然可以赋予意识形态以新的理论内涵,但却不可以因此而改变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结构。因此有必要"回到马克思",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考察,正确理解和把握文艺、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42.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探索,新时期以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成了多个观点鲜明、立场各异的流派,从理论基点与体系构建的总体方向出发,大体可划分为唯物史观派、实践存在论派、审美意识形态派、科学派、宏观综合派等。  相似文献   
43.
佛寺题咏诗产生于刘宋南齐之际 ,而盛行于南朝梁陈两代 ,就其内容构成而言 ,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既言佛理 ,又写景物 ,一类是不涉佛理 ,只写景物 ;佛教的盛极一时 ,佛寺的大量兴建以及佛寺景观审美意识的自觉 ,是南北朝佛寺题咏诗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佛寺题咏诗的出现 ,标志着佛寺从此作为审美观照对象进入了古典诗歌的表现领域  相似文献   
44.
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富的人文内涵,人文化的教学可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体验及审美创造可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修身化性,发展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45.
人类意识结构包括三种意识层次:无意识、非自觉意识和自觉意识;三种意识水平:感性意识、知性意识和超越性意识。审美意识属于超越性的非自觉意识。在这种定位中,审美意识的自由性质得到揭示,这就是说,审美意识具有充分的意象性和超越性。  相似文献   
46.
西方审美文化对中国文学审美意识的影响大致以1840年为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况,1840年前较为微弱,1840年后则不断地增强,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第一次高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审美文化,尤其是美学思想随着"西学东渐"的浪潮涌入并渗透到中国,引发了中国文学界自觉的美学意识,直接推动了中国文学审美意识的现代转型。一些受到西方美学思想影响的哲学家、艺术家,同时又是诗学家或诗人,他们纷纷自觉地以审美眼光观照诗歌,或者从审美视角进入诗歌现象,对古今中外诗歌进行深入研究,或者以自觉的审美意识来创作诗歌。西方美学思想,特别是诗歌美学成为中国现代诗学的催生婆,在中国诗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起了关键作用。中国现代诗学家或者直接引入西方美学范畴,或者受到西方美学思想的启发,对中国传统的诗学概念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中国现代诗学理论基础的形成正是中国现代诗学家们在西方美学思想启迪之下,对中国传统诗学进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47.
论大学音乐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和拓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科院校设立与艺术相关联的专业,反映了大学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变化,有利于整个在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对艺术专业学生借助大学系科综合性优势进行知识结构的调整和知识面的扩展有极大的好处.素质教育不是单纯地追求课程化和知识化,重要的是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文化环境.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应强化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的培养,加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拓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文化素质教育内涵.  相似文献   
48.
论当代国人审美意识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目前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 ,我国文化出现多元并存的现象并进而形成主导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三元结构。大众文化是由理想走向世俗的文化基础。在中国文化的巨大变迁中 ,传统文化的类型和规则正在消失和瓦解 ,审美文化正在进行重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 ,人们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观念得以滋长 ,在审美意识上则表露出崇高让位、悲剧“下岗”和诗意引退 ,取而代之的是喜剧的滥觞、散文的走俏。  相似文献   
49.
歌德说过,美就是自然的秘密规律的显现,如果没有人去把这种秘密规律揭示出来,它就永远是不可知的。山水自然、花鸟虫鱼、日月星辰、人类本身及其它自然形态和非自然形态的事  相似文献   
50.
贵族化审美意识是文学的超越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族化审美意识是一种自觉的、反映社会高雅的审美趣味的美学追求,是文学超越性的具体表现。它赋予中国文化以超越的品格,对社会文化品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既有积极的意义,也有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