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18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78篇
管理学   285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265篇
人才学   152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3543篇
理论方法论   512篇
综合类   7476篇
社会学   528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350篇
  2014年   594篇
  2013年   588篇
  2012年   748篇
  2011年   790篇
  2010年   859篇
  2009年   840篇
  2008年   1051篇
  2007年   912篇
  2006年   791篇
  2005年   710篇
  2004年   694篇
  2003年   571篇
  2002年   522篇
  2001年   448篇
  2000年   342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6 毫秒
91.
造就魏晋士人诗化人生最直接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哲学自然观的树立;怀疑论哲学思潮的流行和对人的 生命的高度自觉;人物品藻和对人的内在精神面貌的重视。  相似文献   
92.
关于加强高校美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高校美育现状令人忧虑,忽视美育或美育推行不力是高校教育的普遍现象。如何在全面素质教育中实施美育,是一个系统的繁杂工程。本文认为,应通过对美学知识类课程的设置、美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高校教师的美育教化功能的强化等方面来推行美育教育,并通过校园的艺术生活、自然美默化作用及其他美育形式来实施美育。  相似文献   
93.
张淑芬 《学术交流》2005,(1):176-178
余华作为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解读他的作品,应注意对其文本意象符号的分析与透视,深刻理解其中包含的丰富意蕴和流动的画面意境,感悟诗化文本蕴涵的审美情感,而感受其中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4.
应用文语言的简约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文应该讲求语言的艺术美,这种艺术美风格即是简约之美。应用文语言简约美体现在明晰美、准确美、简朴美、庄重美四个方面,而且相互交融共存于一个美的整体之中。  相似文献   
95.
每一种语言中都隐藏着一些审美因素,而且语言的这种审美因素首先体现在语音方面。现代汉语标准语语音的审美因素涵盖多方面:有音节方面的,也有声调方面的,还有语流音变、词汇方面的。  相似文献   
96.
从文学事件及其社会历史影响的角度来看,对于"萧也牧创作倾向"和他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要害在于开了当代中国文学史上文化问题政治化解决的先例.这一点已成为研究者的共识.但从精神文化史的角度看,"萧也牧创作倾向"的相关作品以及对它们批判和鸣冤叫屈等一系列历史现象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种被忽略了的悲剧性的意味.  相似文献   
97.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审美教育是教学的根本目标,而目前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功能的缺位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由此造成了教学中的“接受”危机。实现审美教育功能,首先必须明确地将审美教育置于教学的中心位置之上;文学史和作品选教材的编写编选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同时还有赖于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的改进。  相似文献   
98.
澳大利亚与现代主义的结合深长而又曲折,这个过程锻造了澳大利亚当代文学的民族铿锵之声,使之响彻世界文化之林,促进了澳大利亚国际化的进程。在这变革中,以怀特为代表的澳大利亚当代小说家和一批文学批评家做出卓越的贡献。他们奋斗的历程与成就对当今中国的文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现代主义与澳大利亚当代文学如何结合谈起,由分析澳大利亚当代小说入手,探讨澳大利亚当代文学发展历程对当今中国文学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
侠文学创作在文学史上早有,随时代发展又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艺术特色。战乱频仍的南北朝时期,梁朝偏安南方一隅,其文人咏侠诗不仅反映出独特的时代风貌及前代文学影响,也体现出文人独特的心态及文风。文章从梁代文人咏侠诗的审美现象--诗中豪气、地理及季节特点、侠的佩带物及表现的知遇情结,仍可找出诗中深藏的文化根源,及梁代文人咏侠诗得以呈现别具一格的审美观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0.
石是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营造的独特要素。它对于园境营造的意义在于具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生发能力。从实用和虚用两个层面分析“石”在中国园林意境营造中的造景功能、美感特征、审美意蕴及其对意境生成的具体作用,可得出如下结论:石包含了最典型的“道”的自然特性,人们通过对“石”的审美观照,达成人、物、道的融和统一,从而实现了“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