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9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276篇
劳动科学   19篇
民族学   531篇
人才学   58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908篇
理论方法论   159篇
综合类   2108篇
社会学   374篇
统计学   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正星 《现代交际》2004,(9):48-49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我们的城市里悄悄兴起了一群走路上下班的“走班族”。走班一族的快乐行走 走班给予了我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小香 公司职员 28 公司离住所不远,习惯晚睡的我固执地认为能多睡一会乃是件人间美事。每天我都是一分  相似文献   
32.
客家山歌具有中原传统文化的特色,尤其在语言方面,承继了中国传统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并且运用得很得当,由客家山歌入手,研究中原文化的承继,较有意义.  相似文献   
33.
黄庭坚作为北宋佛教居士的名家,代表了当时文人普遍的习禅心态。本文从佛典阅读的角度,通过归类分析,细致地探讨了他的潜在心理,认为他钻研佛学是为了平衡内心、完善道德、匡补儒学,并藉以提高艺术的修养。  相似文献   
34.
本文论述了司马迁的社会管理思想。文章认为战国秦汉初年功利主义社会心态是以追求“势利”价值观为特征的。道德沦丧,知识贬值及秩序紊乱是重要的社会病.本文认为桑弘羊提出“官办盐铁”,“严威酷刑”之“与民争利”的国家控制对策是以皇权为核心的;董仲舒强调“以教化堤防之”的道德控制对策把“义”与“利”对立起来;司马迁着眼实际,从历史哲学的高度提出了“善者因之”,“利导之”,“整齐之”及“与之争”的多层次宏观系统的控制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5.
《社区》2002,(4):39-39
金钱也许是许多事物的外壳,但不是它们的核心。它给你带来食物,但并不带来食欲。带来药品,但并不带来健康。带来熟人,但并不带来朋友。带来佣人,但并不带来忠诚。带来一时的快乐,但并不带来安宁或幸福。 ——戏剧家易卜生  相似文献   
36.
客家文学具有乐观、浪漫、自矜、坚韧、既坚守传统又自由放达的多元文化品格,这决定了客家文学中的爱情是一种浪漫化、理想化、摈弃功利的侠骨柔情。在现代转型期的文化语境中,其形态与取向虽与前大相径庭,但大胆、炽热、执着与九死不悔的精髓仍然留存在当代客家文学中的爱情、尤其是女性爱情的血脉之中。且以《周渔的火车》与《客家魂》为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37.
从当代两篇小说中,透视中国人在全球化认识过程中文化心态上发生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从对逸民遗民的界定入手,研究了身处元末明初的倪瓒心态及思想的变化,从而廓清了倪瓒在元明易祚之际逸民遗民身份及心理变化。指出倪瓒的这一思想嬗变对于后来明清之际的一些遗民画家对倪瓒传承中的一种文化认同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9.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已走上自主择业的道路,择业自然成为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对于即将毕业的高职学生来讲,现代社会的择业竞争会使他们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真正体会到人生的苦辣酸甜。因此,高职学生必须做好择业的心理准备,充分认识择业心理的特点,才能克服择业中的不良心态,形成正确的择业心理,从而顺利地选择职业,进而开创一番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40.
侠文学创作在文学史上早有,随时代发展又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艺术特色。战乱频仍的南北朝时期,梁朝偏安南方一隅,其文人咏侠诗不仅反映出独特的时代风貌及前代文学影响,也体现出文人独特的心态及文风。文章从梁代文人咏侠诗的审美现象--诗中豪气、地理及季节特点、侠的佩带物及表现的知遇情结,仍可找出诗中深藏的文化根源,及梁代文人咏侠诗得以呈现别具一格的审美观的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