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5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7篇
管理学   953篇
劳动科学   119篇
民族学   102篇
人才学   148篇
人口学   311篇
丛书文集   1020篇
理论方法论   243篇
综合类   1914篇
社会学   550篇
统计学   158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547篇
  2013年   451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442篇
  2010年   410篇
  2009年   364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青海统计》2005,(8):34-35
近年来,记者站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和局党组的关怀支持下,全体同志齐心协力,积极配合全局的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统计宣传,信息编发,杂志编辑、报刊发行等工作,为我省的统计改革和新闻报道活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紧紧围绕全局工作大局,在统计信息传播数量、质量、信息的快捷程度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反映统计事业发展的新闻稿件和揭示国民经济运行的经济类文章也屡见报端。  相似文献   
42.
43.
转型时期媒介舆论特征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舆论是相当数量的个人、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对某一社会问题或公共事务所发表的倾向性大体一致的意见 ,是社会群体意识的反映。在传统的社会中 ,不存在大众传播媒介 ,人际交流几乎是唯一的信息传播方式 ;从现代舆论的发展史看 ,社会现代化进程中舆论的兴起 ,是同初期的党派政治宣传 ,以及随后急速增长的商业广告、大众文化娱乐等需求联系在一起的。从18世纪开始 ,越来越多的思想家把大众传媒的职能或性质定位在“社会舆论的机关”上 ,大众传媒成为舆论的重要载体。美国舆论学研究者赫伯斯特谈到现代舆论整体的发展趋势时说 :“舆论在社会历…  相似文献   
44.
《社会福利》2004,(12):56-56
11月24日25日,“研究2005年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工作暨宣传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民政厅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救助管理站、殡葬管理处的负责同志以及民政干部管理学院的有关领导近8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5.
中国名茶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对此,中国名茶必须有“忧患”意识,找到自身的定位,借历史悠久的中国茶文化推动茶叶市场。  相似文献   
46.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振兴中华的出路在于推翻封建王朝,提出了唤起广大民众反对封建主义专制的为革命而办报刊的新闻传播思想,这促使中华民族近代新闻传播思想出现初期革命性转变。这次转变以为革命办报刊的宗旨,把报刊当作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和积极反映民意、影响和指导舆论为显著标志。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这一富有革命性的新闻传播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改良派的新闻传播思想理论,自然取代了改良派的新闻传播思想而成为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主流新闻传播思想,同时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胜利发展,对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以我国2003-2005年受处理的78家上市公司及配对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媒体监督、上市公司性质与上市公司合谋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媒体监督可以有效的防范上市公司的合谋行为,而上市公司性质对于上市公司的合谋则影响不大.此结论的政策意义在于,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充分地保障媒体舆论的言论自由,从而抑制上市公司的合谋行为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而通过产权转移来抑制上市公司的合谋行为则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48.
哈贝马斯在政治统治秩序的合法性问题上所持基本立场是,政治行动领域是根植于生活世界情境之中的,只有那些与公共领域具有实效性联系的政府行动才容易获得公众的支持与忠诚.可见,公共领城,主要是政治的公共领域与合法性密切相关.政权的合法性需要由政治公共领域理性地提供.这是哈贝马斯合法性理论的主题.哈贝马斯从两个角度详细论述了这个主题: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哈贝马斯着重论证了政治公共领域的衰落必然导致政治的合法性危机;而在<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中,哈贝马斯则重点阐明了政治合法性的重建有赖于公共领域及其政治功能的重构.在哈贝马斯心目中,理想的公共领域应当被构建成一种能够提供自由、平等、开放的"民主商谈程序"的"交往共同体",公众可以自由而平等地介入其中,自由论辩以形成公共意见,借助公共舆论的监督功能将公共权力限定在合理范围内.并为政治的统治秩序生产出经过公众论辩、审视及批判的服从和忠诚.  相似文献   
49.
梁骥 《理论界》2008,(3):45-46
文章首先从扩大党报理论宣传的规模和深度、提高评论文章的理论宣传效果、加强新闻报道的理论含量、把握文艺副刊的政策性和主旋律等四个角度阐述了加强党报理论宣传力度的问题,其次从增强理论宣传的新闻时效性、追求最佳理论宣传效果、丰富内容和形式等三个角度阐述了推进党报的理论宣传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从宣传效果、宣传功能的角度分析我国宣传工作经历的四个阶段,指出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正将我国宣传工作引入新阶段,也是对我国宣传文化系统在国家软实力构建过程中应承担文化传播功能的全新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