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49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73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本文认为康海的《中山狼》杂剧,非为讽刺李梦阳而作,是为自己被诬陷罢官,揭露统治阶级的豺狼本性而作  相似文献   
12.
黟县之有书院,自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所建集成书院始,至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知县谢廷杰即黟城旧学宫址建碧阳书院。其他尚有中天书院、淋沥书院等。明天启时,书院均因宦官魏忠贤祸乱而毁。  相似文献   
13.
吴刚 《兰州学刊》2008,(Z1):110-112
文章主要是针对李开元先生的《说赵高不是宦官——补〈史记.赵高列传〉》这篇文章中一些疑点进行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周裕德 《北京纪事》2015,(6):110-111
通观有明一代,社会生活有两大特点,一是实行空前的特务政治,设置了东厂和锦衣卫等残暴又野蛮的特务机构.二是宦官专权."靖难之役"后,每朝都有干预和决断朝政、把持国柄、横行无忌的太监.明朝最突出的四大太监是: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这些太监大多人格扭曲,性格畸形,心理变态,往往多建庙宇以寄托空虚,故而有"明朝修庙,清朝修道"之说.  相似文献   
15.
唐代宦官养子制度探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斌 《云梦学刊》2002,23(4):42-43
德宗前,宦官收养子嗣之风盛行。德宗时颁布诏令,在收养资格、养子数量等方面加以限制,但却给宦官收养子嗣以制度上的保证,宦官养子在德宗时成为一种制度。养子制度与宦官典掌禁军及出任监军在德宗时的制度化促成唐代后期宦官大权独揽,以致废立皇帝如同儿戏,对唐代后期的政治冲击剧烈。  相似文献   
16.
韩翃《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人五侯家。”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认为该诗借东汉王氏“五侯”喻杨氏“五家”(杨贵妃兄妹),所讽乃在外戚;吴乔《围炉诗话》、孙洙《唐诗三百首》、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唐诗选》以为“五侯”影射手握  相似文献   
17.
明宣宗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封建帝王,史学界历来对他评价很高.他在位期间,实行德政治国,任用贤臣,爱惜民力,重视农业生产,使国力进一步强大,实现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仁宣之治”.但是,其执政期间也并非毫无弊端.由于明宣宗重用宦官,过度崇奉佛教,沉迷于宫廷娱乐等,不仅为明代中后期的太监专权埋下隐患,而且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从而加速了明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8.
侯显是明朝著名宦官、外交和平使者,但<明史·侯显传>对其生平描述不详,给后来的研究者们留下了很多历史的悬案.文章试图在认真梳理正史、札记、地方史料、口碑资料以及藏文文献的基础上,解答侯显的籍贯、族属、生卒年代及入宫原因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宦官在中国最早出现在夏商时期的宫廷中,而西周时开始有了使用阉人的记载.随着专政王权的发展,到了战国、秦朝时,宦官人数大增,使用阉人的机构也增多,阉人当政亦开始出现.经西汉的酝酿和发展,至东汉时大规模宦官当政亦首次在历史舞台上演.宦官从此便以一种特殊的力量参与到了王室的政权中来.  相似文献   
20.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但这一壮举并没有像同时期的哥伦布发现北美大陆那样对世界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究其历史和社会根源,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