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89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45篇
人才学   38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270篇
理论方法论   47篇
综合类   640篇
社会学   123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从汉末交游士风看"古诗十九首"女子形象知音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诗十九首"表现汉末交游士风,或直刺朋友交情凉薄,或写渴望知音,或写思念,都是把看女性形象当作知音来刻划的.  相似文献   
62.
侯朝阳 《理论界》2012,(12):85-87
在勃洛克长诗《十二个》的结尾,出人意料地出现了"戴着白色的玫瑰花环"的耶稣基督,他扛起血红的旗帜,成为革命的领路人。在勃洛克看来,革命会产生伤痛,造成新的仇恨和堕落,也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因此,革命需要耶稣基督来匡正人世、慰藉人心和改造所有人的灵魂。在勃洛克笔下,这位温柔的带有"女性的幻影"的"白色"基督,区别于教会体制和学说中的基督,代表着诗人对人类未来的终极理想。  相似文献   
63.
1907年至今,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古诗十九首》的选编经历了萌芽、繁荣、缺失、复兴等阶段。消极的思想倾向、贵族文学的定性、鉴赏的难度、文学经典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养成,分别是阻碍和推动《古诗十九首》进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体系的力量。中学语文教科书从中所选篇目以男女爱情与夫妇离别的主题为主,《迢迢牵牛星》的选录频率最高;教科书助读系统中主要包括《古诗十九首》创作年代及作者的考证、文学史地位的介绍、文学欣赏的指引等内容。在中学语文教科书的选编与传播过程中,《古诗十九首》所蕴含地对人类普遍情感的书写、对生命的尊重、对家庭的珍视、对生死的思考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仍有进一步开掘的空间。  相似文献   
64.
本文通过对"平远"山水极其意义的论述,从文化思想角度阐述了"平远"对中国山水精神的作用.并就元代山水画家倪云林对"平远"山水创作特点及其品格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65.
湘西是一片神奇迷人的土地,这里的灵山秀水养育了勤劳智慧的湘西人民,千百年来,土家、蓄、汉以及回、瑶、侗、壮等民族在这里共同繁衍和生息。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创造了湘西灿烂的历史文化及其奇特浓郁的民俗风情,铸成了光辉千秋,永垂史册的湘西文化,湘西精神和楚湘风韵。  相似文献   
66.
《古诗十九首》是文人有意识创作五言诗的伐山之作,其中也凝聚着士人阶层对生命观的一种普遍态度,在汉朝江河日下之时,士人面对黑暗的政治,仕进无望而对生命进行理性的反思,或是锲而不舍,仍重功名;或是生命短促,及时行乐;或是看重现世中的亲情与爱情,等等。《古诗十九首》真实再现了士人阶层此时尴尬的生存境遇,从而产生不同的生命观,此也是汉之将衰的一个折射。  相似文献   
67.
面对人类和地球共同体的一系列危机,“生态纪”思想提出了一个可持续的未来,这是地球的地质生命过程的时空必然。远古代地质——生命发生过程、中生代地质——生命发展过程、新生代地质——生命繁茂过程是地球的过去和现在,那么,未来就是要进入生态纪,走向生态纪元就是人类和地球共同体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68.
晏榕的短诗体现了审美想像的日常生活化:审美想像的主体总在现实中想像诗的世界,努力寻找诗的思维,力图突破语言常规.审美想像的日常生活化正是诗人的特质.思维方式上,晏榕的短诗善于运用象征手法,注重意象营造;语言上,晏榕的短诗追求陌生化效果,设喻上力求远取譬.晏榕的短诗呈现出一个有别于现实的有生气的世界.  相似文献   
69.
《唐诗三百首》中有宋诗吗——与莫砺锋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定广 《学术界》2007,(5):75-81
莫砺锋先生在《文学遗产》2001年第5期发表《〈唐诗三百首〉中有宋诗吗?》,考证出《唐诗三百首》所选张旭名篇《桃花溪》实乃宋朝人蔡襄所作,题为《度南涧》,造成很大影响,几欲成为定论.本文对莫先生的全部证据以及论证过程提出质疑和辨正,认为莫先生的论点不能成立,《桃花溪》等三诗的著作权应归张旭.  相似文献   
70.
平泉县委老干部局深化了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一是开展深情服务零距离活动。要求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热情周到,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句问候暖心、一把椅子让座、一杯清茶解渴、一片诚心办事”。相关承诺公示上墙,接受服务对象监督。同时,完善了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等服务制度。二是开展贴心关怀进万家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